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石月  彭湃  刘艳丽  吴丽  张祖麟  杨列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153-5159
构建了紫外-亚铁联合活化过硫酸盐的体系用于高效降解噻虫啉(Tiacloprid,THIA),以Fe2+浓度、过硫酸盐(Persulfate,PS)浓度、pH值、紫外功率为因变量,THIA去除率为响应值,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建立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当Fe2+浓度为0.318mmol/L,PS浓度为0.544mmol/L,pH值为3.054和紫外功率为58.133W时,模型预测THIA降解率最高为100%.验证实验结果(98.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证明了响应曲面法用于优化紫外-亚铁联合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THIA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采用二硫化钼(MoS2)作为助催化剂加入到亚铁离子(Fe2+)/单过硫酸盐(PMS)体系,去除溶液中的磺胺甲恶唑(SMX)和还原六价铬(Cr(Ⅵ)),分别对SMX及SMX与Cr(Ⅵ)共存情况下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并考察了MoS2、Fe2+、PMS、SMX投加量对SMX和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oS2]0=0.9 g·L-1,[Fe2+]0 =0.3 mmol·L-1,[PMS]0=1 mmol·L-1,[Cr(Ⅵ)]0=100 μmol·L-1,[SMX]0=25 μmol·L-1,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反应30 min时,SMX的去除率和Cr(Ⅵ)的还原率分别达到98.8%和99.2%;实验中MoS2和Fe2+浓度与Cr(Ⅵ)还原率呈正相关,而PMS浓度过高则会抑制Cr(Ⅵ)的还原;MoS2/Fe2+/PMS体系下Cr(Ⅵ)的还原机理不仅与MoS2还原生成的亚铁离子有关,Cr(Ⅵ)也能够被MoS2或PMS直接还原.EPR实验表明,MoS2/Fe2+/PMS体系中主要的自由基是SO4·-和HO·.  相似文献   
73.
王燕  朱春刚  许笛  丁士明 《环境科学》2014,35(4):1271-1277
利用384微孔板微量比色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大批量分析微量溶液样品中溶解态反应磷(DRP)和溶解态铁(Ⅱ)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方法的最佳参数和条件.利用Epoch微孔板分光光度计,对溶液中磷和铁分别采用磷钼蓝和邻菲啰啉比色法进行分析,所需溶液样品体积(稀释后)为20~50μL,磷和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 mg·L-1和0.010 mg·L-1,精密度控制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分辨间隙水扩散平衡装置(HR-Peeper,垂向分辨率2 mm)获取了太湖沉积物间隙水样品,利用本方法同步分析了微量间隙水样品中DRP和溶解态铁(Ⅱ)的含量,发现两者含量同步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74.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地表水都存在锰超标问题,这给供水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本文考察了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水中锰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原水经过高锰酸盐处理后,水中的锰含量明显降低,当高锰酸盐投加量达到0.5mg/L之后,水中的锰离子浓度已经达到了原子吸收检出限以下,但色度有所增加.当高锰酸钾∶硫酸亚铁=1∶4时,水中的锰去除效果较好,色度降低,随着亚铁离子投加比例的增加,水中锰的去除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75.
有色金属废弃物资源化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的必要性,指出回收利用有色金属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回收利用有色金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采用批处理实验方法,在缺氧还原的环境下对无定形FeS转化六六六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定形FeS水溶液体系(pH值8.30)可以将六六六的γ-异构体-林丹转化为低氯化合物三氯苯,二氯苯和氯苯,并且产物的形成有异构体选择性;检测到的中间产物为五氯环己烯,四氯环已烯和二氯环已二烯。并提出相应的转化路径和反应机理。以说明溶液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反应动力学遵从准一级速率反应。反应机理推测为去氯化氢反应和双氯消除反应。  相似文献   
77.
论述了利用金矿冶炼中的酸浸尾渣制取硫酸亚铁溶液,主要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对铁浸出率的影响,得出了酸浸尾渣制取硫酸亚铁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8.
硫化亚铁的化学清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化工设备硫化亚铁的产生及其危害性,比较了目前预防硫化亚铁自燃的几种方法。由纯化清洗剂的作用进而介绍了FZC—1型硫化亚铁清洗剂在扬子石化加氢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选择化学清洗预防硫化亚铁自燃,效果明显,立无腐蚀、无污染,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79.
有色金属材料的环境负荷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有色金属材料LCA定量评价方法-综合比例系数法,根据金属元素的环境特征,实际提取冶金过程和生物效应等要素,确立了纯金属的环境负荷定量计算原则并求出其相对环境负荷,然后由此计算金属材料的环境负荷比例系数;再根据推导出的模型计算出金属材料的环境负荷定量值,并对ZL110和ZA8两种材料进行LCA实例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0.
以喹啉为处理目标物,采用Fe2+活化K2S2O8(PS)的高级氧化体系在不同环境因素下降解喹啉.结果表明:与单一PS体系和Fe2+体系相比,Fe2+/PS体系可以有效降解喹啉.在初始喹啉浓度为250mg/L,喹啉/PS物质的量比为1:10,PS/Fe2+物质的量比为3,初始pH3,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80min的条件下,喹啉降解率可达100%.提高PS和Fe2+浓度均能有效提高喹啉降解率,但超过一定限值后对喹啉去除效果不明显.Fe2+/PS去除喹啉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溶液初始pH值越高,喹啉去除率越低;反应温度越高,喹啉去除率越高.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Fe2+活化PS体系中有SO4-·和OH·的存在,其中由SO4-·产生的OH·对喹啉的降解占主导地位.通过GC/MS检测到2种中间产物8-羟基喹啉和2(1H)-喹啉酮,据此推测基于硫酸根自由基强化喹啉降解的可能路径.大肠杆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证实,虽然Fe2+/PS体系去除喹啉过程中产生了毒性更强的中间产物,但酸性条件和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体系脱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