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7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222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307篇
综合类   3649篇
基础理论   1238篇
污染及防治   643篇
评价与监测   409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若干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发光细菌法探讨了土壤类型、粘土矿物、无定形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纯溶液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降毒效应.红壤、砖红壤对Cu、Cd、Pb呈现负的降毒效应,而对As具有明显的降毒作用.黑土、黄棕壤对供试阳离子金属具有明显的降毒效应,对As降毒却不明显.试验证明粘土矿物及其组成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毒性的最基本因素.无定形氧化锰对供试阳离子金属的降毒能力大于无定形氧化铁,对As的效应二者则相反.不同吸附剂对Cu、Cd、Pb呈现基本相同的降毒顺序,即炉烟灰>活性炭>泥炭>干活性污泥,不同配比吸附剂对红壤添加性阳离子和东乡铜矿污染土壤均具有明显的降毒作用.添加吸附剂的东乡铜矿污染土壤随着土壤溶液毒性的消除,随之也消除或减轻了其对水稻种芽的急性毒害.  相似文献   
62.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PM) can caus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via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ater-Soluble Organic Compounds (WSOCs), a complex mix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usually coexist with Transition Metals (TMs) in PM, have been found to contribute to ROS formation.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SOCs and TMs and its effect on ROS generation are still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ROS concentrations of V, Zn, Suwannee River Fulvic Acid (SRFA), Suwannee River Humic Acid (SRHA) and the mixtures of V/Zn and SRFA/SRHA by using a cell-free 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CFH)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 or Zn synergistically promoted ROS generated by SRFA, but had an antagonistic effect on ROS generated by SRHA.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V and Zn were more prone to form stable complexes with aromatic humic acid-like component (C1) and fulvic acid-like component (C3) in SRFA and SRHA.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nvolving the fulvic acid-like component in SRFA more tending to complex with TMs to facilitate ROS generation through π electron transfer. Our work showed that the complexing ability and complexing stability of atmospheric PM organics with metals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ROS gener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research deploying multiple analytical methods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PM components on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 is need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63.
利用Tessier分级提取法依次提取了上海白龙港排污口附近潮滩沉积物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 ,结果表明 :Cu、Pb、Fe、Zn、Cr在沉积物中均以残渣态为主 ,Mn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 ,占到总量的 5 0 %左右 ;秋季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发生形态迁移与转化 ,在低潮滩沉积物中 ,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发生分解以后 ,一部分向上覆水发生了迁移和扩散 ;Cu、Pb、Fe、Mn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Zn、Cr在沉积物中也表现出相似的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64.
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生物吸附原料、吸附机理、平衡吸附模式和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生物吸附应用前景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5.
以分别种植小叶黄杨和八角金盘的2块试验土地与1块贫瘠裸露土地作为对照,试验植物吸收处理废旧电池的重金属污染的掩埋方法。文章介绍了将废旧电池内部的糊状物分别掩埋在小叶黄杨,八角金盘和贫瘠裸露土地3块试验土中,选用电池内部含量较多的 Zn 等重金属元素为跟踪元素,经一定时间后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测定结果发现,小叶黄杨能很好地吸收掩埋入土的重金属元素,而八角金盘则对重金属没有明显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66.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以1998年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分析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的Pb和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和As及生物体中的Cd含量部分超标。  相似文献   
67.
蔬菜样品的H_2SO_4-H_2O_2快速消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使用硫酸 -过氧化氢对蔬菜样品进行快速消化的方法。其消化时间比常规消化方法大为缩短。重金属元素镉、铬、铜、镍、锌含量测定的结果 ,与用常规消化方法 (硝酸 -高氯酸 )相吻合。  相似文献   
68.
1 IntroductionElectroplatingsludge,containingCu,Ni,Zn,Cr,Fe,etc.,isharmfulwastematerialproducedbygalvanizationindustry.Thereisstillnoeffectivemethodtorecoverresourceandcontrolpollutionbothathomeandabroad.Themetalsdiscardedbygalvanizationindustryamoun…  相似文献   
69.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颗粒物的,为使其与小于63μm粒级数据有对比性,我们采集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地理、水文条件显著不同的十数条河流共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Cu、Pb、Zn、Cd、Co、Ni、Fe、Mn等7种重金属元素在小于50μm和小于63μm两种粒级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约主轴法回归模型Ⅱ建立了两种粒级中重金属含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0.
利用空气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0°×1.0°再分析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天气学等方法对宿迁市3次突发性重污染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宿迁"突发"空气重污染时,AQI级别由前一日的一、二级至第2日转为五级以上,AQI值迅速上升.②3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天气背景相似,高层为宽广平直的偏西气流,地面受高压控制,中低层风向和温度平流突然转变,且都有深厚的逆温层结;持续变化较小的气压梯度、较低风速、温度日较差及相对湿度的增大(150328过程(即2015年3月28日—4月1日污染过程)除外)为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提供了条件.③大气稳定度级别迅速变高和混合层高度迅速降低并维持,对污染物快速聚集有显著影响.④物理量诊断表明,污染发生前期上空为弱上升运动,随后迅速转为下沉运动,或气流下沉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升高,是空气质量迅速转差的重要动力因素.⑤内蒙古地区的沙尘远距离输送形成的污染,是造成150328过程与另外两次过程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