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545篇
安全科学   344篇
废物处理   138篇
环保管理   175篇
综合类   1286篇
基础理论   263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115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壳聚糖负载膨润土处理高浊度废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膨润土为原料,壳聚糖为改性剂,采用微波改性技术制备了壳聚糖负载膨润土,应用于高浊度废水的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废水处理工艺各种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比较了负载土、原土、壳聚糖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负载土对高浊度废水的去浊效果明显好于原土、壳聚糖;对于浊度为9250~9480 NTU的废水,经30 min自由沉降后,在投土量为4.0 g·L~(-1)、投土粒度为0.150 mm、搅拌速度为100 r·min~(-1)、搅拌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废水剩余浊度为6.0~7.0 NTU,浊度去除率高达99.9%.出水水质满足<再生水作循环冷却水水质>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52.
尽管我国有机氯农药已禁用多年,但环境和食物中仍有有机氯农药残留.以太原市为研究区域,采集了代表性的6类24种食物,测定了林丹残留量,分析了太原人群对林丹的口摄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4种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在未检出到1.5ng·g-(1湿重)范围内.残留量较高的为鱼、水果、蔬菜和肉类.多数食物残留浓度高于2005~2007年北京和沈阳类似调查的结果.与历史数据(1992、2000年)相比,食物中林丹残留浓度大幅度下降,动物类食物下降1~2个量级,蔬菜和水果降幅较小.目前各类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均低于国家和欧盟的相应标准.平均而言,各年龄段人群日均口摄暴露量也低于美国环保局的标准,但由于食物残留浓度、个体体重及膳食结构变异较大,导致个体暴露水平差别很大,各年龄段,特别是成年人中有少数人日均口摄暴露浓度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0.3g·kg-1·d-1的允许标准.  相似文献   
953.
中国天然水体中五氯酚的浓度水平、管理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氯酚(PCP)属内分泌污染物,也是可对生物产生复合毒性的有机污染物。五氯酚及其钠盐曾被用作杀螺剂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大范围长时间使用。为了解PCP在中国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在阐述中国PCP的生产使用状况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国水环境介质中PCP的污染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多地河流水环境中均存在PCP,其中沿长江流域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PCP残留量较高,虽均在限值范围内,但PCP污染范围有从主要江河、湖泊等向沿海海域蔓延的趋势。PCP使用历史、用药区域类型、区域PCP消耗量等均会影响PCP的残留量,血吸虫病疫区PCP残留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在PCP及其钠盐显著减少使用后(2003年以后),施药历史仍然影响着水体介质中PCP的残留情况,PCP虽已停用,但其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在持续。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水环境介质中的PCP污染偏高且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部分区域近年来重现血吸虫病后施药控制有关。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PCP及其环境副产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人群暴露评估、污染介质修复技术以及其替代品的研制都将是研究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54.
电力防恐是电力安全运营的重要保证。通过风险指数评价方法构建高压输电杆塔遭受恐怖袭击评价的基本层级,以技术接受模型确定防恐风险指标选取原则和特点,结合高压输电杆塔的实际参数,设定单个指标的判断方法并建立高压输电杆塔防恐风险值的算法。实例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准确辨识高风险袭击对象,能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线路防恐能力。  相似文献   
955.
根据秦山核电厂三十万千瓦机组换料大修高风险作业控制实践经验,介绍一种基于安全许可管理的大修高风险作业控制模式,将高风险作业控制流程嵌入电站生产管理系统,与工单直接关联,实现了高危作业活动识别、风险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电子流程化。通过对电厂最近六次机组换料大修高风险作业控制相关数据统计、比较,评价高风险作业控制模式在电厂大修中应用效果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根据核电厂大修类作业项目特点,提出机组换料大修期间大纲作业项目高风险作业控制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56.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边界层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要素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2年6月中上旬淮河下游一次连续多日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雾-霾转换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近地面静小风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良好动力条件,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近中性层结或逆温层结创造良好热力条件,秸秆燃烧提供凝结核条件;雾和霾过程中风速下降伴随着能见度降低,风速增大则伴随着能见度升高.中度以上霾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空气比湿增大,霾向雾转换过程中比湿下降.比湿越大雾-霾持续时间越长,雾前比湿越高雾中最低能见度越低.能见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与PM2.5和PM10浓度呈反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56);雾-霾过程中上风向SO2、NO2浓度高于下风向2倍左右,下风向NO和PM10浓度高于上风向1.5倍左右,出现污染物转化.  相似文献   
957.
谢婷  张淑娟  杨瑞强 《环境化学》2014,(10):1791-180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具有半挥发性,可随大气长距离传输迁移到偏远的高山地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因而POPs在这些地区的归趋及行为受到广泛关注.偏远高山地区环境中的POPs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过程,湖芯能较好地保存大气污染物的沉降信息以及年代信息,被称为"天然档案室",常被用于研究污染物的沉降历史和演变规律.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于湖芯定年的放射性核素定年方法,然后综述了不同区域高山湖芯中POPs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偏远高山沉积物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58.
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坡地茶园上应用比较困难,而利用聚丙烯酰胺(PAM)来防治茶园土壤侵蚀的适宜性还有待研究。因此,在铁观音(Camellia sinensis)茶园设置6个不同PAM施用量的小区(0、2、4、6、8、10 g·m-2),并采集春、夏、秋3个收获季节的土壤和茶叶样品,通过分析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茶叶中丙烯酰胺残留来评价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茶叶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相比,土壤容重在低PAM施用浓度小区中发生降低,土壤有机质在不同季节的各PAM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在3个收获季节中的流失下降明显,其中施用2 g·m-2 PAM的小区其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每个PAM处理的茶叶样品和土壤样品中单体丙烯酰胺的残留量分别为0.011~0.095μg·L-1和0.008~0.036μg·L-1,均远低于丙烯酰胺安全限值0.5μg·L-1。文章认为红壤茶园施用PAM不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而且对茶叶生产也是安全的。施用PAM是一种适宜的防治红壤茶园土壤侵蚀的水保措施,且最佳用量为2 g·m-2。  相似文献   
959.
油烟净化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油烟净化器具有设计新、除油率高、组合模块、易安装维护、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采用单片机控制整机电路,具备多种保护,运行智能化,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0.
燃烧油品的沸溢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罐火灾中燃烧油品的沸溢现象,阐述了沸溢发生的条件,研究了沸溢时火焰的热辐射强度,研究表明沸溢时火焰温度平均升高300℃左右,火焰平均热辐射强度是沸溢发生前的2.5~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