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778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84篇
综合类   1314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37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 (EGSB)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法日处理 2 0 0t高浓度链霉素含硫有机废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厌氧EGSB反应器在控制中温发酵 (35± 1℃ )条件下 ,以低浓度CODCr2 0 0 0— 70 0 0mg/L ,CODCr/SO2 -4=7— 10进水 ,可有效降低反应器中毒性物质的抑制作用 ;进水CODCr在 70 0 0— 130 0 0mg/L ,水力停留时间(HRT)为 3— 5h ,pH值为 6 8— 7 2条件下 ,EGSB的最大容积负荷 15 8kgCODCr/m3 ·d ,对CODCr去除率可达 75 % ,对SO2 -4去除率也可有效地控制在 6 0 %— 70 %。进一步通过好氧生化处理 ,CODCr总去除率可达 91 3%。  相似文献   
992.
拼装式反应器是一种采用栓接方式将经过防腐处理的钢板现场拼接的新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反应器的设计由反应器罐体结构设计、基础设计及配套产品的嵌接设计3个方面构成;拼装式反应器与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如UASB、水解工艺、SBR、BAF等)的结合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含量.拼装式反应器已在猪场废水、食品加工废水、制药废水、啤酒废水及城市污水等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前我国城镇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节能、技术先进可靠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即所谓的"三低一少”技术."三低一少”技术是指低建设费用,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需求,二次污染物排放少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国内新研究开发的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和蚯蚓生态滤池就是其中成功的代表.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和蚯蚓生态滤池这两种新技术在污水处理效果、剩余污泥产率方面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并可节约20%~45%的工程造价,50%~65%的运行费用,操作管理简单方便,对处于目前发展阶段的我国中小城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复合酵母菌系统处理含油污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筛选得到的10株酵母菌组成复合酵母菌系统,并将该复合菌系统接种到泥浆反应器中对模拟油泥样品进行了处理。在对反应器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比较了复合酵母菌体系和经驯化的活性污泥体系对模拟风化油泥的处理效果,发现复合酵母菌在反应速度和油去除率上都优于活性污泥。利用GC—MS对复合酵母菌处理体亲中主要脂肪烃组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组分中脂肪烃部分在处理8d后基本被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995.
颗粒污泥接种UASB反应器处理木糖醇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颗粒污泥接种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木糖醇生产废水,对废水进行预调配后,由电控柜控制间歇进水.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5g/L,COD容积负荷在2.70~4.64 kg/(m3·d)的范围时,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可稳定地保持在76%~88%,对厌氧出水再进行普通活性污泥法好氧后处理,出水COD可达到100 ms/L以下,稳定地达到国家要求的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生物淋滤技术浸提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是使污泥洁净化的有效方法.在自行设计的一套总容积为50 L的搅拌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制革污泥的生物淋滤试验.在连续曝气时,研究了连续搅拌方式和搅拌30 min后,停机30、45、60min再搅拌的间歇运行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连续搅拌运行以及搅拌30 min后停机30、45、60 min的间歇搅拌运行,分别经过48、60、84、156 h的生物淋滤,污泥的pH值下降到2.0以下,氧化还原电位(ORP)上升到530~545 mV,铬的溶出率达到99%以上;当固定供气量为9L/min时,污泥中的溶解氧保持在1.2~2.7 mg/L;在各种运行方式中,搅拌30 min再停机30 min的间歇运行方式,其淋滤效果与连续搅拌方式相近,而综合能耗最低,因此,搅拌30 min再停机30 min的间歇搅拌运行方式可作为工程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以松木木屑为原料,在自制的小型流化床上,开展了生物质热裂解温度、生物质粒径和进料速率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裂解温度分别为450、475、500、525和550℃条件下,当热裂解温度为500℃时,生物油产率最高,平均产率达到53.33%(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越高,炭产量越低,不可冷凝气体产量越高,气体发热值越高;粒径<1 mm的生物质其粒径对生物油产率影响不大;生物质进料速率增加时,生物油产率增加.本研究为生物能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在软性填料序批式生物膜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探讨研究的基础上,再加一缺氧段,以进行反硝化,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并对内源脱氮及不同添加比时的外源脱氮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该法脱氮除磷的最佳工艺及相应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99.
在9L、4格室的厌氧折流反应器(ABR)中,处理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的含硝基苯废水,温度为5~10℃,进水COD浓度为200-400mg/L,HRT为3h。结果表明ABR对有毒废水浓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当进水硝基苯的浓度为0.48mg/L时,出水COD在21天恢复正常,运行稳定,反应器经硝基苯连续3天冲击(0.48mg/L)后,经历了原有微生物死亡、新微生物生长直到最终项级群落和稳定发酵类型的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A stakeholder dialogue on European vulnerabil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 stakeholder dialogue was embedded in the ATEAM project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its European-wid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global change impacts. Participating stakeholders were primarily ecosystem managers and policy advisers interested in potential impacts on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arbon storage’, ‘Biodiversity’ and ‘Mountain environments’ sectors. First, stakeholder dialogue approaches to integrated assessment are introduce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n stakeholder selection and dialogu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follow. The dialogue content and process are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keholders and scientists. Its usefulnes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the relevance of outcomes for stakeholders are particularly considered. The challenging compromises required to perform innovative research, which seeks to achieve both peer scientific credibility and societal relevance, are emphasized. Effective stakeholder dialogues play a substantial role in raising the visibility and meaningfulness of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as critical means to improve awareness on global change and its potential worrying impacts on society. They further provide scientists with critical information on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sectoral adaptive capacity. These processes of mutu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exchange moreover foste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and limits of global change modelling an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or policy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Anne C. de la Vega-Leinert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