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广西大新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广西大新锰矿区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Mn)含量的系统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各采样区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精矿堆和尾矿区最为严重。就各元素的污染程度来看,Mn和Cd的污染级别达到6级,污染程度为极严重污染,Zn、Pb、Cu为中等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MnCdZnCuPbCr。  相似文献   
142.
新型CuMn/TiO2苯类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制及活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溃法制备了CuMn/TiO2新型甲苯燃烧催化剂,其活性明显优于传统CuMn/γ-Al2O3和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发现,载体TiO2自身有一定催化活性,而γ-Al2O3则几乎没有活性;TiO2与Cu-Mn之间的协同作用更提高了新型催化剂的活性.XRD、LRS结果显示,CuMn/TiO2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相为铜锰尖晶石(CuMn2O4),它的存在是CuMn/TiO2催化活性优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考察了Cu-Mn负载量、铜锰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CuMn/TiO2下对甲苯的去除率达95%以上时催化床层温度为215℃,比CuMn/γ-Al2O3和Cu-Mn复合氧化物对甲苯去除率达95%时分别下降了30℃、50℃左右.  相似文献   
143.
零价汞在MnOx/α-Al2O3-氯气体系中的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强化烟气中零价汞向二价汞的转化,利用模拟含汞烟气研究了以MnOx/α-Al2O3作为催化剂、利用氯气作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零价汞的方法.着重考察了氯气浓度、温度、空速和SO2对催化氧化零价汞性能的影响,并与HCl作为氧化剂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催化剂表面吸附态汞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Cl2较HCl更易活化且活性温度区间更广,在100~300℃范围内,Cl2体积分数为2.0×10-6时的催化氧化效率即可达80%以上;在1.6×104-6.4×104 h-1空速范围内,零价汞氧化率保持在90%以上.空速继续提高到1.92×105h-1时,零价汞氧化率呈现线性下降趋势;烟气中的SO2与Cl2:反应会消耗Cl2,Cl2体积分数低时对催化氧化反应抑制作用显著,但Cl2体积分数增至5.0×10-6时对催化氧化反应的抑制效果较弱,仅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44.
MnO_2催化KMnO_4氧化降解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庞素艳  江进  马军  欧阳峰 《环境科学》2010,31(10):2331-2335
研究了MnO2强化KMnO4氧化降解酚类化合物的效能与机制.在假一级动力学实验条件下(KMnO4初始浓度是目标有机物初始浓度的10倍),考察了KMnO4对酚类化合物(2-氯酚和4-氯酚)的氧化降解规律.发现在KMnO4氧化降解酚类化合物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自催化现象,即原位产生的胶体MnO2可以促进KMnO4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实验进一步考察了MnO2浓度、粒径大小和溶液pH对MnO2催化KMnO4氧化降解酚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胶体MnO2和颗粒MnO2都可以催化KMnO4氧化降解酚类化合物,而且假一级动力学常数(K)随着MnO2浓度(30~180μmol·L-1)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与胶体MnO2相比,颗粒MnO2的催化能力较弱;随着溶液pH的增加,MnO2催化能力逐渐减弱.实验中还发现外加MnO2能够催化KMnO4氧化降解2-硝基酚(单独MnO2和KMnO4均不能将其氧化),但对于二甲基亚砜(其不具有与金属离子络合配位的能力)则没有催化作用.由此推测MnO2催化KMnO4氧化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表面吸附络合催化,即吸附在MnO2表面形成的络合物比存在于溶液中的有机物本身更易被KMnO4氧化.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二氧化锰/羟基氧化铁(MnO2/FeOOH)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放射性重金属铀。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Fe/Mn物质的量比、pH值、吸附时间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MnO2/FeOOH吸附U(Ⅵ)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150 mg/L、温度为3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pH值为5、Fe/Mn物质的量比为1/2及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MnO2/FeOOH对U(Ⅵ)的去除率最大可达97.7%,且pH值对铀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MnO2/FeOOH对U(Ⅵ)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且最大吸附容量达260.34 mg/g。干扰离子试验表明,SO42-、CO32-和Fe3+对MnO2/FeOOH吸附U (VI)几乎没有影响,而Ca2+和Cu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FTIR和XPS分析表明MnO2/FeOOH对U(Ⅵ)的主要作用机制为表面羟基、Mn-O与铀的配位作用。因此,MnO2/FeOOH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铀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46.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微波诱导催化剂MnO/MgO,通过实验确定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对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8 min,催化剂投加量0.6 g/L的条件下,利用微波诱导氧化技术处理50 mL浓度为50 mg/L的活性艳蓝,活性艳蓝的脱色率达到了96%,H2O2的加入能提高脱色效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47.
白腐菌锰过氧化物酶对2,2’,4,4’-四溴联苯醚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对这类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研究虽然已有较多报道,但是微生物降解方面尤其是针对单一胞外酶降解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以白腐菌模式菌种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对象,研究其分泌的胞外酶锰过氧化物酶(MnP)对环境中最常检测到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好氧降解,考察不同β-环糊精浓度对该酶降解BDE47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胞内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结果表明,MnP能有效降解BDE47,在培养15 d后,扣除空白损失,降解率达到70%左右。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环糊精对MnP降解BDE47无显著性影响。胞内细胞色素P450对BDE47的降解没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48.
人工湿地对模拟煤矿废水铁、锰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刘方  王慧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5):78-80,114
针对贵州省煤矿酸性废水的危害日益加剧的现状,通过建立人工湿地系统对模拟煤矿废水中铁、锰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总铁:200 mg/L,总锰:12 mg/L,停留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对Fe的去除率达99.7%,对Mn的去除率达88.5%,均远低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进行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9.
Bio-F生物吸附剂对水中铁锰的去除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o-F(Bio-F生物吸附剂)为材料,研究其对水中Fe2+和Mn2+的去除能力与特性. 结果表明,Bio-F可同时去除水中Fe2+和Mn2+且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型. Langmuir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描述Bio-F吸附Fe2+和Mn2+的过程,表现为单分子层化学优惠吸附,其对Fe2+和Mn2+的最大饱和吸附量分别达491和380 mgg. Bio-F对Fe2+和Mn2+的吸附为吸热反应且在pH 6~7范围内可保持86%以上吸附能力(P>005). 较高的c(Ca2+)和c(Mg2+)可明显抑制Bio-F去除Fe2+和Mn2+的能力(P<005),但高c(PO43-)则可促进该吸附过程(P>005). Bio-F经10次再生后对Fe2+和Mn2+的去除率分别达9727%和9467%. Bio-F无毒安全,采用Bio-F处理高铁锰饮用水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0.
Toxic elements present in well water that is used for drinking pose a threat to the human health in many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toxic elements in well water in Malaysia. Since a native doctor informed us about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depigmented skin (vitiligo) in Rosob Village, Sabah State, Malaysia, the origin of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well water was suspected. Thus, the concentrations of 15 toxic elements in 52 well water samples from Rosob (n = 21), and the control areas of Pitas (n = 8) and Telaga (n = 23) within the same state were measured. No toxic elements with levels exceeding that of the WHO health-based guidelines were detected in the well water samples from Pitas and Telaga.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arsenic (As), uranium (U), and manganese (Mn), independently found in 19% (4/21), 4.8% (1/21), and 19% (4/21), respectively, of the well water samples from Rosob, exceeded the levels given in the WHO health-based guidelines. In the well water samples from Rosob,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Mn was found to be higher and its maximum value with levels up to 10-fold higher, respectively, than the value in the WHO health-based guidelin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n and As and between Mn and U were noted. Thu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of this pilot study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he toxic elements in 42.9% (9/21) of well water samples from Rosob in Malaysia were higher than the values in WHO health-based guidelines indicat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