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593篇
基础理论   6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Einstein第一扩散公式和沉降公式,半定量、定量地说明纳米粒子沉降速度大约是微米粒子的千万分之一,更易悬浮在大气和溶液中,被生物体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所吸收;运用范德华力引起的相互作用势能公式,半定量地说明纳米粒子比微米粒子更容易吸附和团聚,通过大气中粒子转化、水体及土壤中的迁移传播等途径,由食物链富集到生物体内。可见,纳米粒子要比微米粒子的毒性更加严重,更能影响生物体的健康。同时,从纳米材料毒性影响因素对生物体的作用上看,纳米粒子也是严重影响着生物体的健康,给生物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并根据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结果为今后纳米技术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2.
对聚氨酯硬泡密闭材料的安全性能进行测定和研究,旨在为矿井降氡技术提供可行的安全材料,从而改善铀矿开采环境,提高井下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在材料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制备出的聚氨酯硬泡密闭材料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发泡时间低于5min、发泡倍数达30倍以上、泡沫均匀致密;降氡效率为84.58%;压缩应力为850.60kPa,断裂拉伸应力为206.0kPa,冲击强度为2.66kJ/m2;材料贮存36个月内的密度变化率小于0.5%,压缩应力变化率小于10.5%,18个月后压缩应力变化趋势缓慢。  相似文献   
963.
拉萨和合肥环境下不同厚度保温材料EPS火蔓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保温材料EPS在不同厚度以及不同压力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下火蔓延特性规律,分别在高原地区的拉萨和平原地区的合肥对其进行了火蔓延实验。实验是在小尺寸火蔓延实验台中进行的。通过分析在水平放置时,不同厚度保温材料在两地火蔓延过程中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最大火焰高度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定量地揭示了高原和平原环境对不同厚度保温材料EPS火蔓延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温材料EPS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最大火焰高度在拉萨和合肥环境条件下,均随着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种厚度EPS在两地火蔓延过程中,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最大火焰高度在合肥地区都高于拉萨地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针对北部沿海地区高架段组合道床隔振系统进行跟踪测试研究,研究分析组合道床系统在近海环境下历经4a前后的轨道动态变形和隔振性能分析。方法 采用试验法对普通道床和组合道床的钢轨、道床进行动态变形和振动分析,分别计算出动态变形量及隔振量。结果 相对于普通道床,组合道床钢轨相对于基础的垂向平均变形为3.63~3.72 mm,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4 mm安全要求。高架线组合道床在运营4 a后,隔振量变化率为1.88%,表明组合道床在近海环境下具有稳定的隔振性能。结论 组合道床系统仍具有较好的且相对一致的安全性和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预测钢制全表面轮毂易产生疲劳破坏的危险区域,并分析其弯曲疲劳寿命。方法 针对全表面轮毂的弯曲疲劳试验工况,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螺栓拧紧方式、螺栓预紧力以及材料非线性特征的影响,通过在加载轴末端建立局部坐标系,实现载荷的分解,并最终实现弯矩的动态加载。在此基础上,进行轮毂的受力分析,然后构造适用于轮毂的应力寿命曲线,并使用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 动态弯矩的加载方向变化会显著影响轮辐表面的应力分布特点,螺栓预紧力施加后,螺栓孔附近区域的应力显著增大,在计算中应考虑其影响。在获得各节点载荷历程后,以高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为标准,筛选出了轮毂的危险节点。结论 基于数值仿真的本型全表面轮毂弯曲疲劳试验,危险节点位置均位于轮辐通风孔的内圆角附近区域,可有针对性地对该区域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提高轮毂的弯曲疲劳寿命。分析得到当前轮辋弯曲疲劳寿命约7.6万次,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针对温度补偿垫块和碟形垫片2种防松形式的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螺栓连接结构,进行高温振动环境下的防松试验研究。方法 推导连接结构预紧力与固有频率的关系,表明固有频率的变化可作为连接结构是否松动的判据。研究常温环境下螺栓预紧力对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以及在常温、高温振动环境下温度补偿垫块和碟形垫片2种防松形式的热防松效果。结果 在常温振动环境下,2种防松形式的防松效果接近,在高温振动环境下,温度补偿垫块方案的防松效果优于碟形垫片方案。结论 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螺栓2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引起的热适配问题是导致的螺栓松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7.
煤矸石活化制作吸附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几种煤矸石和石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岩性、矿物组成 ;讨论了该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机理,研究了煤矸石活化的焙烧温度、活化剂及制造条件 ;并讨论了活化矸石对污水中COD和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煤矸石的深度加工和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8.
通过以某电解铝厂内的氟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添加钙、镁、铝剂及碱性材料共8种不同材料作为稳定剂开展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分析不同稳定剂对土壤pH值和氟化物浸出毒性的影响,探讨稳定剂对氟化物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钙剂、镁剂、铝剂均降低了土壤pH值和氟化物的浸出浓度,其中氯化铝的投加量为3%时稳定效果最佳,氟化物浸出浓度下降了...  相似文献   
969.
王滢  邓阳  陈男  胡伟武  冯传平 《环境化学》2022,41(1):365-375
作为一种典型的硝酸盐污水,低碳氮比硝酸盐污水的存在具有广泛性,且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的危害日益突出.本研究构建了复合硫自养反硝化(CSAD)体系,基于硫-碳酸钙型复合材料与微生物,进行低碳氮比硝酸盐污水的深度处理,分析了材料投加量、粒径以及进水硝酸盐浓度对CSAD的影响,并探究了硝酸盐去除的动力学行为.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970.
重点介绍原材料和纺织工艺对滤料发展的影响及国内外滤料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的成果,指出了滤料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