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856篇
安全科学   332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1508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238篇
评价与监测   166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wetland surface were studied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in August, 2000. The primary purpose was to study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0.1 m, 0.6 m, 1.2 m and 2 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2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covers. Results showed that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wetland surface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was lower than that above other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worldwide average, suggesting that Xianghai wetland absorbed CO2 in August and acted as“sink” of CO2. The horizontal variations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 along the latitude were distinct, and ha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eight. The areas with obvious variations were consistent on different levels of height,and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riations appeared above surface of shore, sloping field, Typha wetland and Phragmites wetl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were greatly different, with the higher variations in Phragmites wetland and Typha wetland, and the lands near the shore and the sloping field with the lower variations. Spati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s above wet!and surface were affected by surface qualities and land covers.  相似文献   
42.
锌镉还原法的海水硝酸盐浓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海洋调查规范》(1991)中锌镉还原法 ,用三对基体来配制NO3 -标准溶液 :NaCl水 (31gNaCl加纯水至 1L)与无氮东海海水ECS、《海洋调查规范》(1991)人工海水SAS(NaCl水加MgSO4)与ECS和Strick land Parsons(1972 )人工海水SP72 (SAS加NaHCO3 )与ECS。经测定 ,且忽略标准曲线方程的截距 ,纯水与ECS的NO3 -还原率比为 0 .2 6 6 ,NaCl水与ECS的比为 0 .70 6 ,SAS与ECS的比为 0 .90 1,而SP72与ECS的比则为1.0 0 9。显然 ,用ECS和等价的SP72定出的值最接近天然海水中NO3 -的浓度。由《海洋调查规范》(1991)SAS定出的浓度须乘上 0 .90 1~ 0 .95 6后才接近海水中NO3 -浓度。  相似文献   
43.
11种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11种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相对增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到了S=30和S=20时的半数有效浓度,并比较其大小。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影响到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研究发现,遥有机磷农药在低浓度时出现一定限度的促生长作用;容易进攻细胞膜的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致毒性相对较强;此外,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不含有苯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  相似文献   
44.
在现有的关于活性污泥法最优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以两个最重要的控制参数污泥排放量和溶解氧浓度(DO)为控制变量、以出水水质为约束条件、以运行费用为性能指标的活性污泥法多变量最优控制的研究问题,并着重进行了基础研究.首先建立了最优控制所必要的基本状态方程与性能指标的泛函表达式.然后通过计算研究了在满足同一出水质量前提下控制不同的DO浓度时所需要的运行费用.结果表明,DO为09mg/L时所需运行费用最少,这与主张应当维持DO浓度大于2mg/L的传统观点相比相差甚远;衰减速率常数Kd不受DO影响的假设也不合理.  相似文献   
45.
IntroductionMostofnitroaromaticsareimportantenvironmentalpollutants.ThecarpisthemajoreconomicfishinChinaandisoneofthefivestan?..  相似文献   
46.
上海城市交通与机动车排气污染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昶  徐渭芳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54-557
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车辆的排气污染愈来愈严重,据调查,1997年机动画排放的CO,MNHC,NOX和PM分别达到58.6,9.08,6.20和0.23万吨。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放的CO,NMHC和NOX污染物50%以上来自于小型车,是影响上海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47.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筛分强度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流动分析,提出了用离散数D定量地表示筛分强度。通过实验和回归分析,建立了D与水力负荷(L)和沼气沼气容积产量(G)的数学关系:D=0.0033L+0.045G+0.073。当D在0.088-0.095之间,用生活污水作基质,成功地培养出了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48.
李峰  张辉  杨乃增  于涛 《环境工程》2000,18(1):48-49
提出了运用特征分析方法优化大气监测布点,并介绍了该方法的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应用于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监测优化布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9.
SBBR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采用塑料鲍尔环填料,在有氧情况下用于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该反应器能很好地创造缺氧微环境,载体生物膜具有吸附储碳能力,出现了良好的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现象.反应器中溶解氧浓度在较大的范围内(0.8~4.0 mg·L-1)能有效地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当溶解氧浓度大于4.0 mg·L-1后,TN容积去除率大幅下降,出水TN大幅上升.增加载体生物膜厚度有利于同步硝化和反硝化.进水浓度基本不影响脱氮的效率,但出水TN随进水浓度增加而升高,建议原水浓度高时可增加后续脱氮处理或减少进水量来满足出水要求.优化运行方法和参数后,SBBR连续运行的TN去除率可稳定在74%~82%.  相似文献   
50.
复介电常数在水土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短路同轴线法测量了淀粉聚乙烯醇共混体样品,在含水率、离子浓度不同时的复介电常数,研究了频率、离子浓度、含水率与相对复介电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淀粉PVA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对含水率很敏感,虚部在500~700MHz频段随含盐量升高呈对数增加,这为利用测量相对复介电常数进行水土系统离子污染监测,提供了可能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