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62.
为深入评估砖木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的脆弱性,经过基础理论研究与调研,运用VSD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结合该系统4项构成要素,即协同管理、结构特点、施工环境、技术方法,以交叉矩阵形式分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通过SPSS软件进行可靠性检验从而筛选指标,构建以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求得指标权重后,结合某砖木结构厂房实例,依据云模型方法建立脆弱性评估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指标参数,从而量化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估结果识别出保护性拆除方案、抗震构件的设置和保护性修复政策3个最脆弱因素及相应控制最有效的3个关键因素,相比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更具优越性,为今后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工程的施工管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3.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中支付卡式(PC)和二分式(DC)两种问卷,对九华山风景区游客保护古树名木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38%的游客认为应该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仅有302%对保护现状满意。支付卡式问卷调查结果为808元/(人·月),二分式问卷调查结果为954元/(人·月);按2010年游客接待量401万人次计算,2010年游客对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总支付意愿分别为1500×108元和4589×108元。影响支付卡式问卷支付意愿值的主要指标是年龄、个人年收入、文化程度和职业的相关性;影响二分式问卷支付意愿的主要指标是个人年收入。支付卡式问卷和二分式问卷支付意愿均与第一次调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C1和PC2、DC1和DC2支付意愿值相差分别为062和173元,两次结果重现性良好,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给予了保证  相似文献   
64.
针对老油田地面系统存在的环保问题,文章从油田地面工艺与环境保护结合的角度,通过采用地面工艺优化简化、老油田数字化管理升级改造、伴生气综合利用、新工艺新技术等,系统总结长庆油田对于老油田地面系统在环保方面的处理方法。有利于保护油区环境、降低老油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北京和上海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垃圾减量从源头做起。旧衣物作为可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现有的垃圾分类标准和回收箱的设置,不利于旧衣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目前,北京和上海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设专项开展旧衣物回收试点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未来,如何使北京和上海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成为一种常态,仍需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6.
基于AHP和FSE的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为基础,从古树名木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构建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FSE)对景区内古树名木景观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古树名木景观价值影响较大因素依次为姿态、传说趣闻、色彩、季相变化等。九华山风景区现有449株古树名木中,属于极高等级的古树名木有14株,占总数的3.12%;属于高等级的古树名木有84株,占总数的18.71%;而属于一般、差和很差等级的古树名木分别占总数的48.33%、27.39%和2.45%。古树名木景观价值高的树种为银杏、黄山松、桂花、浙江柿、黑壳楠、三角枫、香果树和红果山胡椒,而景点则有太白书堂、通慧寺和甘露寺。  相似文献   
67.
基于碳氮同位素的澜沧江水库TOC来源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建设所导致的生态问题正引发前所未有的深度思考,梯级水库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影响效应更加值得探究.为揭示新老水库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物TOC来源的差异,于2017年11月采集了苗尾、功果桥和大朝山这3个不同时期建设的水库的水样和沉积物样柱.测定了水体的温度(T)、溶解氧(DO)、总有机碳含量(TOC)、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氧化还原电位(ORP)、总氮(TN)和总磷(TP)等指标,并利用15N和13C同位素,结合Iso Source软件,解析沉积物中TOC来源及其来源物质对相应水库沉积物中TOC的贡献量,从而探究其内在的碳循环机制和梯级水库演进模式.结果表明,苗尾、功果桥和大朝山水库水体有机碳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 95、1. 97和4. 64 mg·L-1.对应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 41~81. 63、18. 30~28. 42和9. 16~14. 46 g·kg-1.水库的梯级建设,使得新老水库的沉积物来源,周围补给等出现差异,使得新老水库TOC出现巨大差异.对于水体TOC,水体热力学状态和溶解氧的差异从而间接影响了水体中TOC的分布趋势.沉积物中主要考虑生源要素的影响,即沉积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能力是造成DCS、MV和GGQ沉积物垂向分布有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梯级水库的演进模式中,MV时空尺度上处于第一级段,是以累积上游来流TOC为主; GGQ处于第二级段,是以主要消耗分解上游来流TOC; DCS处于第三级段,是以主要积累水库周边TOC来源.  相似文献   
68.
以氮肥厂为例,提出对以新带老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些认识,并提供如何在化工类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以新带老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9.
三峡库区古大树种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蕴藏着丰富的古大树种资源,约有5000余株。作者从中挑选了树龄较大者195株作为库区重点保护对象,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0.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唯一的废旧电池处理中心、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废旧电池的处理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