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9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2152篇
安全科学   488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352篇
综合类   3728篇
基础理论   1034篇
污染及防治   378篇
评价与监测   298篇
社会与环境   265篇
灾害及防治   19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评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研究了土样粒径、贮存条件和高温提取后离心延误时间3个影响因子对采用Bradford法测定GRSP含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土样粒径对易提取GRSP(EEG)的提取测定影响显著,过0.074 mm孔径筛土样中提取出的EEG含量高于过0.149、0.25、1 mm孔径筛的土样;总GRSP(TG)含量的测定结果对土样粒径的变化没有明显响应,测定TG含量可采用过1 mm孔径筛的土样。贮存条件影响EEG和TG含量的测定,有机质含量低的土样室温保存18个月条件下测得的EEG含量低于-20℃保存条件下;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样室温保存条件下测得的EEG含量高于-20℃保存条件下;室温保存条件下3个有机质含量水平的土样TG含量均高于-20℃保存条件下。不同样品保存方式间3个有机质含量水平的土样EEG或TG含量差异均显著。为减小有机质降解等的影响,宜低温保存土样。提取后延误离心将导致EEG含量测定值降低,因此延误时间以控制在1 h之内为宜;离心延误2 h内不同延误时间之间测得的TG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2.
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土壤退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带来的地面塌陷是极为重要的新生环境地质问题。以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为研究区域,其总氮(TN)含量平均水平为1.04g/kg,总磷(TP)含量平均水平为425mg/kg,在空间分布上均有从非季节性积水区向季节性积水区递减的趋势。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间总氮与有机质(SOM)含量呈极显著正向相关,与pH呈负向相关,与有效磷(AP)呈正向相关;总磷与有效磷表现为极显著相关;AP与有效钾(AK)、SOM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通过应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的原理,以TN、TP、AP、AK和SOM等5个土壤肥力指标为基础,对该区域季节性积水区和非积水区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季节性积水区IFI为0.463,非积水区IFI为 0.601,表明塌陷湿地形成后会加剧水域周边土壤的退化。  相似文献   
993.
危险品泄漏事故后动态路网应急疏散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建立以最短车辆总疏散时间为目标的应急车辆疏散模型过程中,考虑路网上的车流是时变的,以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对应急车辆流进行优化分配。基于计算的复杂性和粒子群算法(PSO)的优点,采用PSO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能够减轻整个疏散车辆的拥堵程度,为应急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4.
Source determination is vital in decision making and emergency planning involving hazardous chemical releases. This work was concentrated on inverse calculation approaches for source determination as well as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this paper, these different approaches are reviewed by dividing them into two categories: probability modeling methods and optimization modeling methods. The trait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n it is shown how these approaches behave when applied to practical cases, and their feasibility, applicability, stability, and limit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and strength are presented. It is argued that when experimenting with potential terrorist attacks involving hazardous chemical releases, observation points should be around the main line of the downwind direction when the source is known; while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observation points i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unknown incidents. Probability modeling methods are demonstrated to be insufficient during emergency responses due to their lacking of enough prior information of unknown parameters, while optimization modeling methods are efficient and become a new trend in source determination. Findings reflect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accuracy detectors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data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validity of these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995.
对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磷、氟、硫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并用单指标标准指数法对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阳宗海表层沉积物磷、氟、硫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1 041 mg/kg、1 075 mg/kg、2 743 mg/kg.生活、生产污水、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船只、网箱养鱼等活动是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磷、氟、硫的主要来源.磷、氟、...  相似文献   
996.
河北省近年地闪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省电力部门提供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5年的地闪定位资料,对河北省地闪活动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地闪高密度区主要位于太行山中南部的迎风坡、燕山东部迎风坡以及平原的局部地区。地闪高密度区的分布,大部分与山脉峡谷地带、山脉迎风坡、地面水源丰富区及铁矿区较为对应;河北省的地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月季变化和日变化。地闪活动主要发生在4-10月,其中以6-8月最为频繁。地闪的月、季变化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月季变化密切相关。河北省地闪活动的峰值出现在15-17时,谷值出现在10-11时。  相似文献   
997.
基于GIS的滑坡灾害风险空间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包含有滑坡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的体系,对滑坡危险性进行了空间预测与区划,并开展了区域承灾体易损性的区划与评价。结合风险评价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研究区滑坡灾害的风险区划,将其划分为极高、高、中、低与极低风险区。针对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防灾力度,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可接受风险标准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8.
2000-2007年省级区域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害是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域自然灾害评估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归纳总结了区域灾情分布规律。选择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8个基本指标参与区域灾情评估,并利用灾情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灾情指数,其中绝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的绝对强度,相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用灾情指数综合评估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以及省级区域的灾情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认为西部区域受灾程度最大,自然灾害对其的影响程度最深,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文章利用综合灾情的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的对应关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4类地区,即灾情总量较大且对本地影响较大、灾情总量较大但对本地影响较小、灾情总量较小但对本地影响较大以及灾情总量较小且对本地影响较小等4种类型。文章给出的灾情区域分布规律符合灾害系统理论,特别反映了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和抗灾能力是区域灾情强度的决定因素。评估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给出的灾情指数评估法是评估区域灾情强弱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唐熠  周文志  奚广平 《灾害学》2011,26(2):24-30
利用广西1952-2008年57年每年11月至下一年3月89个市县级台站地面报表资料和NCEP资料,对广西近20年来冻雨的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系统、温度、水汽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冻雨发生的周期是6~7年,基本发生在广西23°N以北区域。冻雨分布图上24~25°N有3个高值中心,这3个中心和地形图上3个高值中心基本重合。月平均温度10°N以内区域为冻雨易发区。广西冻雨天气主要有两种类型:阻塞型和两槽一脊型。阻塞型比两槽一脊型一般来说,冻雨维持时间更长。风场结构,上南风、下北风的层结结构加上中低层水汽发展旺盛,是广西冻雨形成的一个条件。在垂直方向,逆温层的存在是冻雨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是汶川8.0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由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基于实地调查,对震后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点多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上的陡坡或陡崖部位,并沿龙门山断裂带、嘉陵江水系及交通路线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地震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结果,其中地震力和断裂构造带对地质灾害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地层岩性对灾种起关键性的作用,滑坡多发育在页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软岩分布区,崩塌多发育在灰岩、砂岩等硬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