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0篇
  免费   1018篇
  国内免费   3409篇
安全科学   560篇
废物处理   194篇
环保管理   1902篇
综合类   8569篇
基础理论   1223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57篇
评价与监测   1299篇
社会与环境   428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第三产业风机、冷却塔噪声污染防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不断兴起,其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对噪声扰民案件入手、分析,发现风机和冷却塔噪声污染最为严重。针对主要污染源,从技术方面提出了解决噪声污染的方法,为环境管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2.
汽车尾气污染及其净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了汽车尾气的有害成份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为此 ,应该采取净化处理措施 ,减少或者消除有害气体的产生 ,为大气环境洁净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3.
含钒石煤烧渣的稳定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含钒石煤烧渣稳定化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石灰为稳定剂与烧渣相混合进行稳定化处理,渣中的水溶态钒转化为钒酸钙沉淀而降低毒性。浸出试验表明,水中钒浓度〈5mg/h,并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4.
我国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点源污染控制的不断完善,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日益突出,对城市水体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模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双重控制模式,以期为我国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与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5.
The paper focuses upon the organization of a federal state-funded pollution prevention project in the Styrian industry. The project includes 13 companies from the textile, pulp and paper, machine building, wood working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overing most of the sectors and sizes in the Styrian industry. It started in January 1994 and will last for one year. It will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work. This project will make use of the methods and tools that were refined in the Austrian Prepare project. As a first step, a systematic balance of all the inputs and outputs of a company is made, after which the weak points and inefficiencies of material and energy use are identified and the options for improvements, both economical and ecological, are defined. Consequently, modifications in products and production lead to a situation with less waste and emissions. The preliminary lessons from these projects are presented: as a rule, the utilities (consumption of process materials and water, cleaning, energy, preparatory and finishing steps) are treated as black boxes and usually represent a considerable optimization potential. In these areas especially there is usually a lack of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a need for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 Leadership in the company and creative consultants are needed for starting lasting successful pollution prevention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6.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37.26°N,79.72°E),计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生的每一次沙尘天气期间逐日18:00(世界时)36 h后向气流轨迹,轨迹计算起始高度设置为500 m,并结合相应的PM2.5、PM10、SO2、NO2、CO、O3浓度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抵达该地区的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轨迹和污染物输送路径.同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污染轨迹分析法,分析了沙尘暴期间不同气流轨迹对墨玉县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识别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揭示不同源区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绿洲(墨玉县)的沙尘暴主要来自西北(WN)、北(N)、东北(EN)和东(E)4个方向;其中,来自东部的沙尘天气频率最高(60.2%),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和强沙尘暴主要来自西部方向,54.48%的强沙尘暴和38.53%的扬沙来自西和西北方向.不同沙尘源区和不同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气溶胶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沙尘天气期间,大气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相当于无沙尘天气期间的3~5倍,但对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沙尘暴对墨玉县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最大;由东向西的沙尘暴由于路过和田市和洛浦县等工业污染源区,此簇沙尘暴气团将该区域SO2、NO2、CO等污染颗粒携带到墨玉县,因此,东-东南(E-ES)方向的沙尘暴对SO2、NO2、CO的贡献率分别为15.56%、20.55%和21.57%.本文定量印证了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实际工作用S型皮托管测定静压方法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低速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用S型皮托管测固定污染源排气静压的平行法和垂直法二方法都在不影响排气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测定结果的范围内;用全压与平行法静压差作为动压来计算流速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8.
A new procedure of determining optimal C/N (the rate of carbon source to nitrogen source) of mixed distillers' grains for combined bacteria synergic fermentation i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an improved method evaluating bacteria growth, called method of dry cell weighing by filtering is developed. For each combination of C and N , their initial and residual contents before and after fermentation respectively are determined. Then followed the calculation of utilization of C and N sources by the compound bacteria. The optimal C/N is finally located from among the utilization of C and N of several combinations and the weight of produced mass of oven-dried thallus The conditions of fermentation are: inoculum size 10%, temperature 30.0℃, rotational speed 170 r/min, shake culture time 48h. The b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orthogonal experiments are: maximum mass of oven dried thallus is 14.693g in a liter liquid medium, maximum utilization rate of carbon source is 98.13% and maximum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is 78.14%. Optimal C/N is 5.1.  相似文献   
139.
基于GIS的汉江水污染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基于GIS开发的汉江流域水污染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系统可实现对汉江全流域的基础地理信息、用水信息、污染信息的输入、输出、查询 ,进而利用水文水质预测模型作出评价、预测 ,为有效控制汉江流域水污染 ,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0.
孙蕾  彭翔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9):455-456
以某铝厂环境空气氟化物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监测为实例,总结出了一套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法律程序、技术路线、质量保证,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