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41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武汉市秋季PM_(2.5)中硫酸盐、硝酸盐理化特征,2016年9—11月利用热还原法在线连续监测分析系统对此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同步收集气象因子和离子色谱方法监测结果。结果表明,硫酸盐、硝酸盐的热还原分析方法与离子色谱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4;PM_(2.5)中硫酸盐、硝酸盐的水溶性部分占比达92.5%,难溶性部分为7.5%;空气质量为优、良和轻度污染时,硫酸盐、硝酸盐与PM_(2.5)的占比分别为45%、42%、45%;硫酸盐、硝酸盐在降水日和非降水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9.6±18.5)μg/m~3和(31.0±9.1)μg/m~3;硝酸盐与硫酸盐的质量比为1.1,高于国内其他城市,与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2.
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硫酸亚铁、碱式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试验,阐述了混凝脱色机理,对脱色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3.
联合运用聚铁混凝-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晚期垃圾场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废水进水COD=601mg/L,色度=400倍时,提出最佳工艺条件:聚铁0.6 mL/L,臭氧用量144 mg/L,BAF停留时间7 h。研究表明,聚铁去除大部分悬浮性有机物,臭氧降解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AF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最终出水COD为75 mg/L,深度处理成本仅为5.5元/t。  相似文献   
54.
通过Fenton法和结合聚合硫酸铁的混凝作用,实现垃圾渗滤液氧化塘出水COD的深度处理;并利用水泥水化产物的凝胶物质,强化COD去除率。30%H2O2投加量为0.75mL/L、七水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5g/L、n(H2O2):n(Fe^2+)=1.2:1(摩尔比)时,Fenton法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可达52%;水灰比为2:1、搅拌24h的水泥水化物将Fenton法的出水pH值从4调至10,该工艺流程总的COD去除率为73.6%,较普通的Ca(OH)2调节法提高9.3%,出水COD可以从进水的1200mg/L降至315mg/L。  相似文献   
55.
分别采用石灰乳化学沉淀法和低温结晶法去除烟气脱硫溶液中的SO42-。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CaO溶液质量分数25%的条件下,石灰乳化学沉淀法对SO42-的去除率仅为59.51%,且向溶液中引入了Ca2+,产生的硫酸钙固体废物难以再生利用;采用低温结晶法处理烟气脱硫溶液,在结晶温度7 ℃、结晶时间3 h、NaOH加入量34.8 g/L的条件下,SO42-的去除率为82.04%、滤液中的ρ(Na+)为3.88 g/L。在现场工业应用试验中,采用低温结晶法去除烟气脱硫溶液中的SO42-,平均SO42-的去除率可达70.00%以上,滤液中的ρ(Na+)小于15.00 g/L。该法可有效抑制烟气脱硫溶液中SO42-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6.
在牛粪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挥发酸(乙酸、丙酸、丁酸),考察消化稳定阶段,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挥发性脂肪酸酸组成变化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影响,微生物种群组成和种群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性脂肪酸对SRB还原速率的贡献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相比乙酸和丁酸,添加一定量的丙酸,更有利于激活SRB的活性,从而加强SRB与产甲烷菌(MB)的种间协同,保证厌氧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7.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transport of geogenically-derived arsenic from a coastal acid sulfate soil into downstream sediments are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with both solid-phase associations and aqueous speciation clearly critical to the mobility and toxicity of arsenic. The data from both sequential extractions and X-ray adsorption spectroscopy indicate that arsenic in the unoxidised Holocene acid sulfate soils is essentially non-labile in the absence of prolonged oxidation, existing primarily as arsenopyrite or as an arsenopyrite-like species, likely arsenian pyrite. Anthropogenically-accelerated pedogenic processes, which have oxidised this material over time, have greatly enhanced the potential bioavailability of arsenic, with solid-phase arsenic almost solely present as As(V)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Fe(III) minerals present. Analyses of downstream sediments reveal that a portion of the arsenic is retained as a mixed As(III)/As(V) solid-phase, though not at levels considered to be environmentally deleterious.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speciation in pore water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shows a dominance of As(III) in upstream pore waters whilst an unidentified As species reaches comparative levels within the downstream, estuarine locations. Pore water As(V) was detected at trace concentrations on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processes to arsenic transport and availability within acid sulfate soi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58.
用软锰矿吸收SO2生成MnSO4时会伴随有副产物MnS2O6生成。产品中MnS2O6的存在会降低硫酸锰产品质量,同时会缓慢释放出SO2气体污染环境。本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粗MnSO4溶液中MnS2O6的最优去除条件。研究结果显示,软锰矿用量为12.2 g,硫酸加入量为20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 h、搅拌速度500 r/min,MnS2O6的去除率可达91%以上。其最终产品能达到GB1622-1986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59.
IC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木糖生产废水,进行了(IC)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启动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当进水COD/SO2-4值约为3.5时,控制COD负荷提高幅度为每次20%左右,经过26 d的驯化培养,COD和SO2-4负荷分别可达20 kg/(m3·d)和5.5 kg/(m3·d),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硫...  相似文献   
60.
分别以蒸馏水和太湖水为例,研究了硫酸铝渣去除水中磷的能力,并分析了其对水体Al3+、SO24-以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太湖水pH为9.0、10.0两种条件外,随着磷平衡浓度的增加,硫酸铝渣除磷量趋于某一定值,其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太湖水pH为9.0、10.0两种条件下,硫酸铝渣除磷量符合F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