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305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电-Fenton法预处理青霉素废水的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电-Fenton法预处理青霉素钠(penicillin G sodium,PGN)模拟废水的降解规律,分析预处理过程中PGN浓度、COD、TOC的变化情况及BOD5/COD改善情况.当T=20℃、pH=3时,投加0.5g/L FeSO4、0.2 mL/L H2O2,于0.3 A电流下降解浓度为100 mg/L的PGN废水,120 min后PGN去除97.9%,COD去除76.7%,TOC去除59.8%,BOD5/COD由0升至0.4,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以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gram,IR)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mMass chromatogram,LC-MS)检测青霉素钠的降解产物,说明青霉素钠抑菌的关键结构b-内酰胺环被破坏,抗菌性消失,有助于生物处理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302.
脱硫石膏改良中度苏打盐渍土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种植油葵(Helianthus annus),进行了脱硫石膏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但却增加了土壤全盐量;施用脱硫石膏可显著提高油葵出苗率和产量,但施用量过高会抑制油葵的生长发育.施用11 250 kg·hm-2脱硫石膏对中度苏打盐渍土改良效果最佳,最有利于油葵的生长发育,耕作层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分别降至6%、0.2 cmol·kg-1和8.5以下,油葵出苗率达到70%以上,田间试验中油葵产量高达2 031 kg·hm-2,与不施脱硫石膏处理相比,增产率达到16.2%.  相似文献   
303.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痕量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超声波辅助浊点萃取(C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痕量多环芳烃(PAHs),在SDS浓度为2.75%,HCl用量为4.2mol·l-1,平衡温度为70℃.恒温时间为50min的最佳条件下,萘、芴、苊烯、菲和芘的方法检测限分别:31.40,18.84,12.56,94.20和31.40μg·l-1,线性范嗣为0-10.0 mg·l-1.  相似文献   
304.
选择了一种毒性很高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一种最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腐殖酸,组成两种复合污染体系;研究了它们对茎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对DNA的影响.结果发现,涕灭威-SDBS复合体系在4 d内对茎线虫的DNA造成了明显的损伤,而涕灭威-SDBS-腐殖酸复合体系在8 d内对茎线虫DNA造成的损伤却远远低于未加入腐殖酸的复合体系.关于涕灭威及其复合污染物对茎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对DNA损伤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305.
无皂乳液聚合改性废聚苯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文  王丹 《化工环保》2011,31(4):349-352
以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钠)(P (BMA- AANa))为乳化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利用BMA对废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进行接枝改性.实验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P(BMA - AANa)质量分数为51.5%,m(BMA)∶m(丙烯酸)=4∶6,PS和BMA质量分数之和为10.0%;m(PS)∶m(BMA) =...  相似文献   
306.
通过对含盐化工废水(A)、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采油废水(D)4种不同来源废水进行为期15 d的采样监测,测定了其COD、TOC和Cl^-浓度,分析比较了3种废水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中COD分别使用重铬酸钾法、氯气校正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3种方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废水Cl^-浓度差异较大,盐化工废水A(21749 mg/L)〉采油废水D(7013 mg/L)〉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1807 mg/L)〉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977 mg/L);在15 d的监测周期内,盐化工废水(A)的TOC波动较大,其余3种废水的TOC浓度基本保持稳定,与Cl^-浓度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4种不同废水的COD与Cl^-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分析比较表明,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比较适合于盐化工废水(A)和采油废水(D)的测定,氯气校正法比较适合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和采油废水(D)的测定,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样(B)波动较大,3种方法测得的COD浓度与Cl^-浓度的变化趋势没有显著差异。TOC较适合表征水质有机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07.
以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模拟钠碱烟气脱硫吸收富液,应用二室中性膜电解装置,对铁离子在阴极板的沉积现象与沉积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沉积物组成成分与铁离子沉积机理,明确了铁离子沉积与膜电解操作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阴极板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主要为硫化亚铁,铁离子沉积量随膜电解电压和硫碱比r增大而明显增大;此外,膜电解过程中随着铁离子沉积于膜表面和阴极板表面的沉积量增加,阴极室压降由于阴极板结垢而降低,膜阻由于模孔堵塞而增大。  相似文献   
308.
采用炼油厂酸渣经水稀释后,添加含钠化合物进行中和反应,制备无水Na_2SO_4.最佳工艺条件为:将酸渣用水稀释20倍,按n(Na_2CO_3):n(SO_4~(2-))=1.10或n(NaOH):n(SO_4~(2-))=1.20的比例加入Na_2CO_3,溶液或NaOH溶液,油水分离去除油相后蒸发、干燥,在650℃下灼烧后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Na_2SO_4产品.NaCO_3法可将酸渣中约78%的SO_4~(2-)转化到产品Na_2SO_4中;NaOH法可将酸渣中约66%的SO_4~(2-)转化到产品Na_2SO_4中.制备的无水Na_2SO_4产品均达到GB/T600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二类标准.  相似文献   
309.
肝素提取废水的GC-MS分析和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钠废水含有高浓度无机盐和大量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潜在的毒性且难以处理,已经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关注。为了了解废水的主要成分和处理此类废水,本实验用GC-MS对废水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芬顿试剂对其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废水中有机物有26种,其中脂肪酸和芳香衍生物占有较大比例,处理后,有机成分只有3种;讨论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和最佳的工艺条件,发现当pH 值为6.66,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的量分别为2.5 g/L和2.8‰ (v/v),搅拌速度为2 000 r/min, 搅拌时间为15 min时,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4.50%。  相似文献   
310.
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的CO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配消解液代替ThermoFisher公司AQ4001COD测定系统的专用消解液,比较了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与国家标准重铬酸钾法(GB 11914-1989)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差异。对比试验表明,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与国家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COD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低量程(30~150 mg/L)为1.38%~2.53%,中量程(0~1 500 mg/L)为0.47%~3.63%,高量程(2 000~15 000 mg/L)为0.17%~3.53%,在国家标准方法测试水样COD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内。除制革废水外,自配消解液可以代替AQ4001COD测定系统的专用消解液,适用不同量程范围内污水COD的测定。自配消解液分光光度法具有试剂使用量少、速度快、经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值得在环境科学领域及废水水质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