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91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ABSTRACT

Human activity has led to widespread chemical alter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Aquatic ecosystems are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chemical changes, including those caused by runoff and invasive species. Her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water chemistry, specifically sodium chloride as well as three metals (Ca, K, and Mn) known to differ between native and invasive wetland plant species’ leaf tiss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wo model amphibians: the native Northern leopard frog, Lithobates pipiens, and the non-native African clawed frog, Xenopus laevis. We exposed frog eggs to metal treatment solutions and measured time to hatching (TTH), and following hatching, we exposed tadpoles to a lethal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hloride and recorded time to death (TTD). We found that increasing metal concentrations generally resulted in acceleration of TTH for Xenopus tadpoles, but had no effect on leopard frogs. However, increasing metal concentrations (Ca, Mn) increased leopard frog tadpole susceptibility to NaCl (decreased TTD), while increasing metal concentrations (Ca, K) generally resulted in decreased Xenopus tadpole susceptibility to NaCl. Overall, our data suggest that invasive amphibians may be more tolerant to chemical changes than native amphibians, including those driven by the introduction of invasive pl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242.
亚硒酸钠对蚯蚓的毒性及蚓体富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0mgkg^-1,200mgkg^-1,300mg kg^-1等不同质量分数(w)的亚硒酸钠(NaSeO2)添加到蚯吲饵料中,研究了亚硒酸钠处理对蚯蚓生长发育及死亡的影响和蚯蚓的富硒作用,结果表明,3个w(NaSeO2)处理对蚯蚓生长发育和富硒量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w(NaSeO2)越高,用其处理饲养的蚯蚓死亡率也较高,富硒量也较大,二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在200mg kg^-1的w(NaSeO2)处理下,当蚯蚓饲养到84d时,蚯蚓的富硒量可达到332.5mg kg^-1,同时死亡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243.
提出预处理→二级蒸馏→吹脱治理联碱废水的新工艺 ,不仅使废水中的氨氮达到排放标准 ,而且能回收氨氮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44.
氟化钠在与强致突变物的联合实验中均发生较强的颉颃(减毒)作用,例如非常显著地抑制由平阳霉素(染色体断裂剂)或秋水仙素(有丝分裂毒素)诱致的微核效应(F'相似文献   
245.
为了探讨氟对鱼类的生殖毒性效应,以成年斑马鱼为试验对象,氟化钠暴露45 d和90 d后,运用组织切片观察斑马鱼性腺组织的发育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性腺中雌二醇(Estradiol,E2)、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和睾酮(Testosterone,T)的含量,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斑马鱼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氟暴露会阻滞成年斑马鱼性腺发育,造成卵泡发育不良,精巢生精能力下降;同时降低雌性斑马鱼性腺中E2和VTG的含量,增加T的含量;雌性斑马鱼孕酮受体(Prg)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相对表达量随氟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染毒剂量与时间的增加,雄激素受体(AR)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而CYP19a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雄性斑马鱼性腺中E2、VTG、T的含量及生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则与雌性斑马鱼相反.综上所述,氟暴露可以通过影响斑马鱼体内性腺发育、E2、VTG、T含量及生殖相关基因表达来影响其生殖功能.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氟化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6.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单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交联聚合物(SLCP),并将其用于水中有机染料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SLCP基本保留了木质素磺酸钠的骨架和官能团,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SLCP对亚甲基蓝(MB)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在加入量为0.5 g/L时就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在溶液p H2~6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p H增大而迅速提高,溶液p H6后吸附量趋于稳定;最佳吸附温度为35℃;在SLCP加入量0.5 g/L、溶液p H 6.5、吸附温度25℃、初始MB质量浓度100.5 mg/L的条件下,吸附150 min基本可达平衡,吸附平衡时的吸附量和MB去除率分别为191.2 mg/g和95.1%;SLCP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47.
固定化SRB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选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等为包埋剂,采用包埋法对SRB细菌进行固定化,并且以固定化小球对铬的去除率为主要参考指标,从失重率、传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小球的最佳配比,同时采用这种新型的固定化小球处理含低浓度铬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SRB小球的最佳包埋条件为:聚乙烯醇8%,二氧化硅2%,海藻酸钠0.2%,活性炭3%,菌液含量30%,饱和硼酸中氯化钙2%,交联时间24 h。固定化小球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 H为6,温度为30℃,初始铬离子浓度为1 mg/L,在250 min内小球表面的活性位点趋于饱和,此时Cr去除率为92%。  相似文献   
248.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油脂中含有的长链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对两相厌氧发酵中利用乙酸产甲烷过程的影响,采用中温(35±1)℃批式发酵,以浓度为10 g·L~(-1)的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相出水为接种液,以乙酸为底物,考察了添加不同浓度油酸钠对累积甲烷产量、产甲烷古菌数量以及发酵过程中乙酸代谢和氢气分压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甲烷延滞期随油酸钠浓度增加而延长.2油酸钠浓度低于6.0 g·L~(-1)的处理组经过延滞期后乙酸代谢恢复正常,可以完全被转化为甲烷,且部分油酸钠也可被转化为甲烷;油酸钠浓度高于8.0 g·L~(-1)的处理组乙酸代谢受到严重抑制,只有少量甲烷生成;油酸钠生成中间代谢产物,且甲烷转化率为0.3油酸钠对厌氧发酵中产甲烷古菌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产甲烷古菌数量大幅度减少是乙酸代谢过程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4油酸钠的添加量超过6.0 g·L~(-1)时,在发酵初期会引起产甲烷相中氢分压的升高,也证实了油酸钠对厌氧发酵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9.
以人工配制的模拟城市污水为试验用水,采用76L的A~2/O反应器,以甲醇、乙酸钠和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分别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了进水碳源类型对脱氮除磷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碳源时COD的去除率最高为97.04%;以乙酸钠为碳源时NH+4-N的去除率最高为99.5%,TP的去除率最高为95.91%;以酸化液为碳源时TN的去除率最高为70.18%。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对脱氮除磷的影响效果不及甲醇和乙酸钠,但是以酸化液作为碳源不仅成本较低,还可实现废物资源化。综合考虑酸化液作为碳源最佳。  相似文献   
25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大量的使用而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采用锐钛型TiO2作催化剂,使用低功率超声波降解水中的SDBS.同时也考察了SDBS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TiO2催化剂的加入量,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在SDBS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00 mg/L,锐钛型TiO2催化剂用量为1 000 mg/L,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50 W,温度40℃,pH为3.00的条件下,通过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SDBS在300 min内几乎全部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显示,SDBS超声降解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