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安全科学   258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441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4 毫秒
851.
Ce含量对Pd/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Al2O3和Pd-CeO2/Al2O3催化剂,研究了不同Ce含量对Pd/Al2O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R、TPD和噻吩吸附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和酸性。结果表明,CeO2的加入导致Pd/Al2O3催化剂H2吸附性能的减弱和酸量的减少,但提高了噻吩的吸附性能。在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中,Ce含量为2%时Pd-CeO2/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随Ce含量的继续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是由于催化剂对H2吸附和噻吩吸附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2.
非平衡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甲苯气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竹涛  李坚  梁文俊  金毓峑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2299-2304
采用了自制的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作为催化剂,以电工陶瓷拉西环作为载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对常压下流动态含甲苯的空气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强度、流速、初始浓度及不同填料情况下甲苯的降解及臭氧产生情况,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并进行了产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小于13kV·cm-1时,甲苯降解率和臭氧产生浓度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气速和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填料下降解率及臭氧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有催化剂填料、普通填料、无填料,有催化剂存在时(电场强度为14kV·cm-1,流速为0.3 m3·h-1,甲苯浓度为600 mg·L-1),甲苯降解率最高可达95%.当电场强度>13kV·cm-1时,臭氧浓度因受到过量的高能电子攻击而发生分解.表现为臭氧浓度随电场强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因此,电场强度为13kV·cm-1时,产生的臭氧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853.
污泥渗水砖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压制成型和传统的烧结砖工艺,实验以城市生活污泥、黄河淤泥、煤矸石及砂为原料,制备渗水铺地砖。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w(黄河淤泥)ww(煤矸石)w(污泥)w(砂)=33%∶22%∶15%∶30%、成型压力为20 MPa、烧结温度为1 100℃、保温时间为1.5 h,骨料砂的粒径为1~2 mm。制备的成品抗压强度为21.8 MPa,渗水系数为1.03×10-2 cm/s。并对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渗水砖抗压强度及渗水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4.
曹睿  封莉  杜子文  张立秋 《环境科学》2024,45(8):4648-4655
基于生活污水碳排放核算方法,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对单户、联户和纳管这3种情景下的传统方案和源分离方案碳排放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单户、联户和纳管传统方案的净碳排放量(以CO2计)分别为1.21、3.37和2.69 kg·m-3,单户、联户和纳管源分离方案的净碳排放量(以CO2计)分别为-0.50、-0.04和-0.54 kg·m-3,均实现了零碳排放甚至是负碳排放,3种情景下源分离方案的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量均低于传统方案.源分离方案中的碳补偿措施主要来源于储存处理后的尿液土地利用.通过从源头对黑水与灰水进行分离,源分离方案实现了黑水中高浓度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排放的同时产生了可观的碳补偿.因此,应大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源分离处理,提升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55.
为探究和量化在水流冲刷下,排水管道中不同粒径颗粒物冲刷沉积的过程,本文模拟排水管道内沉积颗粒的冲刷过程.冲刷过程中,粒径较小的悬移质颗粒(小于0.1 mm),在管道沿线取样测得水流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SS);粒径较大的推移质颗粒(0.1-2 mm),测得管道沿线不同位置沉积的颗粒质量.并建立两个数学模型分别计算排水管道...  相似文献   
856.
为提高镍铁渣(FS)的综合利用率,提出利用FS与草酸(OA)反应制备镍铁渣基草酸盐化学键合材料(FS-OCBCMs),主要考察了m(FS/OA)质量比、水灰质量比(m(W/C))、粉煤灰(FA)掺量、缓凝剂种类及掺量对材料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分析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m(FS/OA)的增加,凝结时间先减小后增大,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m(W/C)=0.14~0.17时,材料28 d时抗压强度均达到33 MPa以上;当m(W/C)>0.17时,抗压强度随之降低。FA掺量对材料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随FA的增加,早期强度不断降低,而后期强度与未掺FA材料的抗压强度接近。缓凝剂硼砂(B)掺入具有较好的缓凝作用,且掺量为1%时,材料力学性能最好,28 d时抗压强度可达45 MPa,而三聚磷酸钠(P)的掺入,不具有缓凝作用,还使凝结时间大幅度降低;当掺量为5%时,凝结时间降到14 min,且对材料早期强度影响较大。FS-OCBCMs的主要产物为结晶较好的MgC2O4·2H2O,且当掺入1%的B时,产物结晶更好,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抗压强度。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实现高镁镍铁渣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7.
为实现建筑垃圾和碱渣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考察利用建筑垃圾和碱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可行性。通过测试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确定适宜的原料配比和蒸压养护条件,并通过XRD、SEM和FTIR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样品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碱渣、石灰、水泥、石膏、铝粉掺量分别为50%、20%、10%、18%、2%和0.1%、蒸压压力1.5 MPa、蒸压时间6 h的条件下,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达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A7.5、B07级要求,且蒸压加气混凝土样品的主要物相为托贝莫来石、半结晶CSH(I)和少量方解石、石英和硬石膏,托贝莫来石、硬石膏和水化硅酸钙凝胶相互交错形成多孔结构,部分Si—O—Si和Al—O—Al断裂,[AlO4]取代了归属于[SiO4]中的Si—O—Si。碱渣的添加有助于激发建筑垃圾的活性,生成强度更高的含铝托贝莫来石,形成低密度高强度的蒸压加气混凝土。  相似文献   
858.
通过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使其作为路基回填土得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复配CaO、Al2O3、聚合氯化铝(PAC)、CaSO4制备CAS型和MCAS型固化剂,当聚丙烯酰胺(PAM)、MCAS3/1/4(CaO、PAC、CaSO4复配摩尔比3:1:4)投加量分别占含水率90%底泥湿重的0.2%、1%时,室温养护7 d后,固化底泥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09.56 kPa,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数为15.67,HJ/T299标准方法测定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体相关限值,符合路基回填用土性能要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MCAS固化剂固化底泥中有单硫型/多硫型铝酸三钙晶体3CaO·Al2O3·xCaSO4·xH2O生成,这种非水溶性晶体是促进固化底泥体系力学强度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59.
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是一种替代传统的回填材料,具有低强度、自流平、自我填充与自密实的特性,并在欧美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为了加强对可控低强度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以电石渣、钢渣、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研究其不同温度、不同原料配比条件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其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变化规律。电石渣和钢渣的比例在1:1附近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温度升高和氯化钙加入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抗压强度的提高,氧化钙、二氧化硅等部分原料转变为复合硅酸盐晶体。  相似文献   
860.
不同高岭土体系混凝过程中絮体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肖峰  王东升 《环境工程学报》2015,9(7):3121-3126
针对2种高岭土体系进行了不同混凝条件下的混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lCl3做混凝剂时,微米级高岭土体系絮体粒径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破碎强度为400 r/min时,恢复因子随颗粒物浓度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20 mg/L的颗粒物浓度时达到最低。在颗粒物浓度为10 mg/L时,纳米体系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均小于微米体系。继续增加颗粒物浓度(20 mg/L或40 mg/L),纳米颗粒本身的团聚作用和吸附混凝剂之后的纳米颗粒所起的架桥作用使得在200 r/min破碎强度下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升高。当投加相同投加量的高聚合态聚合氯化铝(Al30)作为混凝剂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电中和能力,所以絮体平衡后的粒径与恢复因子较使用AlCl3时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