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731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206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缺乏磷业发展战略部署,磷矿山建设缓慢,磷肥供应不足,造成氮、磷、钾施肥比例失调,全国有2/3的耕地缺磷,其中半数严重缺磷,农业上出现了“报酬递减”现象。本文在分析我国磷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行了磷矿与磷肥需求预测,根据我国农业及磷矿资源分布与有关开发建设条件等,提出了我国磷业发展战略与宏观生产布局,论证了发展磷业应立足国内、以国民经济总体部署为准则、建立4个大型综合性磷业基地、以资源型布点为主,辅以混合型、临海型和消费型布点等磷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TS形双结构磷业网络的思想。  相似文献   
32.
氢氧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的前沿。它使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由静态向动态、定性向定量、封闭体系向开放体系发展 ;为各种天然地质过程的研究定量提供有关的时间、温度、作用机制、演化途径及地质体的冷却史等重要信息。本文概述了氢氧同位素交换动力学参数、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模式、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实验测试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33.
吸附剂吸附除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离子主要来源于电镀、电池、合金制造、颜料、采矿与选矿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研究废水中去除镉离子的吸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吸附技术角度出发,对去除镉的离子交换、壳聚糖吸附、利用藻类物质的吸附、利用甘蔗渣吸附、利用电解铝的红泥吸附的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4.
利用涤纶废料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涤纶 (PET)废料为原料进行醇解 ,缩聚合成了不饱和聚酯树脂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苯乙烯混合量等对反应及树脂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所得树脂性能优于市售同类 191#树脂 ,不仅使废料得到利用 ,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5.
对氨基偶氮苯盐酸盐(PABS)是生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在PABS生产过程中,排放出高浓度(COD4万~8万mg/L)、高色度(4万~8万)、高毒性(含苯胺和对氨基偶氮苯)和高氯(Cl-4万~10万mg/L)的废水。利用中和沉淀—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进行了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999%,降到20以下;出水中基本不含对氨基偶氮苯(PAB);出水中苯胺的浓度降到3mg/L。GC/MS分析的结果表明,乙醇脱附液中苯胺是最主要的有机物,所以利用该工艺能实现苯胺的回收。  相似文献   
36.
大孔强碱阴树脂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大孔强碱阴树脂和颗粒活性炭在饮用水的深度处理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大孔强碱阴树脂的吸附容量比颗粒活性炭的大。在pH为8时,大孔强碱阴树脂对TOC的去除率最高。pH6~8时,对TOC的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区别,而颗粒活性炭在pH为2时。对TOC的去除率最高;水温低能提高2种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2)在动态实验条件下。当流速相同,大孔强碱阴树脂的穿透时间明显比颗粒活性炭的长,大孔强碱阴树脂的制水量约是吸附床的10000倍。而颗粒活性炭却只有吸附床的4000倍。在饮用水的深度处理中,大孔强碱阴树脂可作为活性炭的最佳替代品。  相似文献   
37.
系统的探讨了区内白垩纪地层的划分与沉积相特征,深入研究了陆相地层的层序发育特征。指出,无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或湖泊沉积的陆相地层层序均受地层基准面控制。地层基准面穿越旋回控制着陆相环境重大层序分布。根据不同时间间隔的基准面穿越旋回序次,将陆相层序划分为盆地充填层序、构造层序、层序、亚层序及小层序五个级别。每个层序根据基准面波动可划分为基准面上升沉积体系域和基准面下降沉积体系域,并可根据亚层序组的叠置特征进一步细分。根据上述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原理,作者将研究区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为三个构造层序,并初步将葛村组划分为五个、浦口组四个、赤山组三个和泰州组三个沉积层序。  相似文献   
38.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分别发生8.7级和8.5级强烈地震后,对江苏地区前兆体应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两次地震的震后都记录到了显著的异常,且异常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本文列出这些异常并浅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印尼大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9.
蒸发是氧化铝生产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蒸发器为其主要设备,中国铝业集团河南分公司共有1100m^2自然循环蒸发器21台,均已进入大修更换周期,为了保证制造质量及投产后的安全运行,对蒸发器制造工艺相关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Historical trends in annua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for 11 gauging stations located throughout Iowa. Discharge records from nine eight‐digit hydrologic unit code (HUC‐8) watersheds were examined for the period 1940 to 2000, whereas data for two larger river systems (Cedar and Des Moines Rivers) were examined for a longer period of record (1903 to 2000). In nearly all watersheds evaluated, annual base flow, annual minimum flow, and the annual base flow percenta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ime. Some rivers also exhibited increasing trends in total annual discharge, whereas only the Maquoketa River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nual maximum flows. Regression of stream discharge versus precipitation indicated that more precipitation is being routed into streams as base flow than as storm flow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Reasons for the observed stream flow trends are hypothesized to include improved conservation practices, greater artificial drainage, increasing row crop production, and channel incision. Each of these reas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trends, and all are likely responsible to some degree in most watersh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