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731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206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分析了伊犁州2次6级地震地震动峰值不对称比、持时、峰值衰减特征和规律,选取5个典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其中2个台站获得了较大加速度峰值,仪器烈度达VIII度,另外3个台站在2次地震中都获取记录,一个位于伊犁河谷、一个位于北天山山前、一个位于南天山山前,分别进行了地震动反应谱和傅氏谱比特征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次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研究,探讨新疆伊犁州地区中强地震的强震动特征。  相似文献   
902.
环境监测信息化是环境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基层环境监测站的一项重要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站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基于当前基层环境监测站信息化能力状况,分析了当前制约基层站信息化能力提升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应对策略。如果解决好这些问题,基层环境监测站就可以不断提升信息化能力,拓展新的信息化应用领域,使信息化能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03.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盐雾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中性盐雾条件模拟海洋大气环境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海洋气候中的耐久性.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经盐雾老化试验后的质量、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结合湿热老化机理,研究了其老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湿量增加,力学强度下降,表现出塑性特征.在吸湿最初阶段对力学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04.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研究的深入,碳通量研究逐渐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阐述了湿地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然后提出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905.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国内电子废物的飞速增长和国外电子废物的大量涌入,成为中国环境安全重大隐患。电子垃圾成分复杂且其污染物众多,不恰当处理势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其中最难以无害化和资源化,且所占比例最高(大于50%)的材料是环氧树脂。就电子废弃物中环氧树脂处置技术、国内外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战略高度,结合承担国家科技部相关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利用电子废弃物中环氧树脂的新工艺,并根据国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06.
泉州湾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2.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摘要: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泉州湾6个13h连续站悬浮颗粒物及2个13h连续站(Q2和Q4站)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悬浮颗粒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在1.610~0.359、0.730~0.150、2.249~0.319、6.421~1.266、0.131~0.027、4.176~1.101μg/L和17.526~2.260ng/L之间,从内湾向外湾逐渐降低;表层沉积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在65.3~82.6、37.8~39.8、37.4~51.4、121.0~172.8、3.3~3.4、42.2~76.9和0.217~0.493μg/g之间,Q2站含量一般高于Q4站的.综合分析1个潮周期内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发现:河口及其附近海域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相对较大,其分布特征与潮汐及河口过程相关;外湾的含量变化相对较小,其变化受局地表层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要大于潮汐影响下的河流输入影响;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与悬浮颗粒物中的可以相对应,指示了两者之间的交换.本研究结果为全面了解泉州湾重金属的分布、运移和交换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07.
戴兴春  黄民生  徐亚同  谢冰 《环境科学》2007,28(8):1882-1888
针对石化工业废水开展沸石强化脱氮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比较沸石浓度25 mg/L与空白,以及沸石浓度25 mg/L与50 mg/L 2阶段脱氮效果,探讨了沸石促进脱氮功能的机理.结果表明,曝气池中投加沸石可明显提高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硝化细菌总数和硝化功能也得到增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沸石浓度25 mg/L的试验组稳定运行后,氨氮去除率提高约10%~13%,总氮去除率约提高13%,出水中NO-3-N含量约提高100%,氨氮与总氮之比下降6%,内源硝化耗氧呼吸速率可提高138%,硝化细菌总数是空白对照组2.2倍.沸石浓度提高到50 mg/L后,试验组的脱氮效果略有增加,但效果不明显.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关联分析,认为沸石提高系统脱氮能力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沸石对NH+4及硝态氮的交换吸附,另一方面NH+4离子富集于沸石表面及内部、沸石颗粒独特的好氧-缺氧微环境,以及沸石离解出CO2-3 或HCO-3增加碱度等条件,促进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提高了系统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908.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氨基膦酸树脂D402对水中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及其再生方法。结果表明,D402树脂对Pb,Cd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静态吸附Pb(Ⅱ)、Cd(Ⅱ)的最佳p H值为6.0左右,采用HCl-Na OH二阶段再生方式最佳,Pb(Ⅱ)、Cd(Ⅱ)再生度分别达到93.2%,81%。模拟某有色矿山废水,在动态条件下,出水以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为要求,反复运行再生7次后,D402对Pb(Ⅱ)、Cd(Ⅱ)的吸附量仍能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909.
环氧树脂体系功能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简述了环氧树脂的优异性能,对国内外环氧树脂作为灌浆材料、环氧防辐射材料、金属防腐材料、环氧树脂防火材料、环氧树脂粘结材料和环氧绝缘材料等6种类型的功能化材料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环氧树脂体系功能化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环氧树脂功能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10.
乙酸铵交换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酸铵交换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并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样品和标准物质的称量,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的体积,以及测量的重复性等.在此基础上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并计算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后提出了在测定过程中减小不确定度的有效途径,认为乙酸铵交换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重复性测定,增加测量次数可以减小重复性的不确定度,从而降低测定不确定度.当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为22.5 cmol(+)/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0 cmol(+)/kg,置信水平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