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2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328篇
废物处理   215篇
环保管理   430篇
综合类   1067篇
基础理论   306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40篇
评价与监测   130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232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Abstract:  The "botanist effect" is thought to be the reason for highe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 areas where botanist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present as an artefactual consequence of a more thorough sampling. We examined whether this was the case for U.S. counties. We collat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human population size, and the area of U.S. counties. Controlling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county area, 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d with human population size and density in counties with and without universities and/or botanical garden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ubset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a broad-sca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and human population presence, which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by inhabitants of densely populated regions. Combined with the many reports of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at a local scale,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 U.S. counties and human population presence stresses the need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eminatural areas in urbanized ecosystems and for the containment of urban and suburban sprawl.  相似文献   
192.
植物区系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区系的起源、迁移和分化。研究利用覆盖云南地区全境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探讨了云南地区植物区系属的多度及区系过渡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所有热带区系属的多度均随着纬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大多数温带区系属的多度随着纬度的升高呈递增趋势。中亚分布(T13)属的多度的高值主要出现在滇西北地区,尤其是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上游地区,但在其它地区十分少见。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T12)属的多度的高值也出现在滇西北地区,但在其它地区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中国特有分布(T15)属在滇西北地区最为丰富,其次是滇东南地区,大致以“田中线”为界,界线以西地区的中国植物特有属的多度明显低于界线以东地区。从南到北,植物区系过渡性基本上呈单调递增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可能与区系成分的迁移和地形格局有关。大理州以南的低海拔地区,热带区系成分占据主导地位,并占据了云南大部分的土地面积,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云南地区总体上是一个“热带山原”的假说。本研究与其它研究的不同可能源于与源数据和取样尺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3.
    
Wastewater treatment center(WTC) workers may be vulnerable to diseases caused by viruses, such as the common cold, influenza and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Although there is a substantial body of literature characterizing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found in wastewater,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characterized the viral component of WTC aerosols,despite the fact that most diseases affecting WTC workers are of viral origin and that some of these viruse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air.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in four WTCs the presence of 11 viral pathogens of particular concern in this milieu and used a metagenomic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the total viral community in the air of one of those WTCs. The presence of viruses in aerosol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individual WTCs was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four commonly used air samplers were compared.We detected four of the eleven viruses tested, including human adenovirus(h Ad V),rotavirus, hepatitis A virus(HAV)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 The results of the metagenomic assay uncovered very few viral RNA sequences in WTC aerosols, however sequences from human DNA viruses were in much greater relative abundance.  相似文献   
194.
针对某330MW发电机组磨煤机存在石子煤量大、出力不足的问题,应用冷态试验和分析对比的方法,找到了磨煤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磨煤机风环和磨辊进行技术改造方案。结果表明:改造后磨煤机石子煤量大幅度减少,出力提高至磨煤机设计出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5.
为了达到降低发电厂NOx排放物、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针对采用DDR旋流燃烧器产生NOx较高的问题,马莲台发电厂在脱硝改造工程中大胆采用新型低氮燃烧器与SCR烟气脱硝相结合的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锅炉运行各项指标正常,锅炉效率略有提高,NOx排放浓度明显减少,由原来的679.85 mg/Nm3降为290 mg/Nm3,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6.
针对电能表、采集终端部分不合格设备进入生产现场,出现采集数据大规模缺失/不正确等问题,运用标准比对法编制了电能表、采集终端规约测试方案,对厂站电能表、电能量采集终端的上行通信协议、本地通信协议的一致性和设备兼容性进行测试,完善了电能表、采集终端的到货验收检测方法,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现场。结果表明:电能表、采集终端规约测试方案的测试方法科学合理,实际测试操作简单便捷,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7.
针对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一次调频响应缓慢、调频幅度与设定值偏差较大等问题,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Electron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DEH)一次调频存在滞后环节,严重影响调频速率及调频幅度,经过参数优化后,一次调频功能满足了电网调频要求。  相似文献   
198.
郝显赫  王振尧  汪川 《装备环境工程》2012,9(3):108-110,124
通过锌在红沿河核电站的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了锌在红沿河地区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锌的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锌表面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的原因,并探讨了锌在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99.
火灾时的大空间单跨门式刚架结构抗火性能,受钢构件温升和结构整体抗火临界温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无保护大空间建筑钢构件温升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包含火源功率、建筑体积、钢构件截面形状系数的钢构件温升拟合公式;结合单跨门式刚架结构整体抗火临界温度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包含荷载比、柱高和系数K的结构整体抗火临界温度拟合公式;通过分析上述因素对钢构件温度变化率及抗火临界温度变化率的影响,获得各个因素的客观权重值,并应用于具体案例的结构安全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荷载比权重值最大,约为0.4;火源功率是仅次于荷载比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体积、截面形状系数和系数K三者都在其自身值较小时,权重值较大,且都随着其自身值的增加,权重值降低.本研究可供无保护门式刚架结构建筑的抗火设计、火灾风险评估和消防管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0.
针对目前风力发电的快速增长,部分风电集中接入地区电网送出线路及主变压器过载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依据宁夏杨家窑风电接入点电网设备运行特点,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设计开发了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以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出力的自动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局部地区风电场出力受限的问题,对于解决同类风电集中接入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