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汤茜  温福雪  迟赫 《化工环保》2013,33(1):10-14
研究了大孔树脂NKA-II对双酚A(BPA)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树脂的再生性能。BPA溶液呈弱酸性,不需调节pH可直接进行吸附。BPA在大孔树脂NKA-II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树脂对BPA的吸附是吸热反应,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属于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BPA的吸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溶剂的解吸。大孔树脂NKA-II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新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10.44 mg/g,再生20次后平衡吸附量仍为10.43 mg/g。  相似文献   
92.
亚甲基蓝在污泥活性炭上的吸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剩余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了初始pH值、吸附温度及离子强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采用高分辨电子扫描电镜(SEM)和氮吸脱附曲线对污泥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增大,碱性条件下最好。在15~55℃的范围内,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先增加后降低,温度为3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加入氯化钠后的污泥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变弱,但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变弱的强度减少。污泥活性炭以中孔为主和污泥活性炭具有不规则结构,预示着污泥活性炭较高的吸附能力。污泥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污泥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3.
对阳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Cu2+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25℃,溶液pH=6时,干膜对Cu2+饱和交换容量为0.506 mmol/g;随Cu2+初始浓度的升高,离子交换速率常数随之增加;随温度升高,离子交换速率常数随之增加;随转速升高,离子交换速率常数随之增加;离子交换过程与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拟合结果良好;△G0<0,表明离子交换反应能自发进行;△H0m>0,表明的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S0>0,表明交换反应是熵变增加的反应。  相似文献   
94.
采用聚乙二醇活化原材料百合杆,分别在300%和600℃对活化后百合杆进行炭化,制得炭化百合杆,用于吸附废水中的苯酚。实验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质初始浓度对苯酚吸附的影响,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式分别对该吸附过程进行描述,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比了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炭化百合杆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热力学参数(△G、△H和△s),说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碳化百合杆对苯酚具有良好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pH、初始浓度、时间及温度对甲基红在壳聚糖上吸附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甲基红吸附富集的重要因素,最佳pH3.4。其动力学行为更好地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增加,平衡吸附量减少。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为7.518kJ/mol。壳聚糖对甲基红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计算得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G0、△H0。和△S0分别为-24.88kJ/mol(303K)、-22.15kJ/mol和8.783J/(mol·K),表明壳聚糖对甲基红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红外光谱分析得到,壳聚糖吸附甲基红的过程中,壳聚糖分子中存在的大量羟基和氨基发挥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e flooding and initial Eh of sediments on the sorption of uranium onto the sediments were analysed by flooding and static experiments. The changes in uranium species with Eh and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anium sorption onto the sed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flooding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initial Eh of the sediment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flooding time. Based on the redox potential in the flooding experiment,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geochem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PHREEQC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U (VI) decreased. In contrast, the concentrations of U (III), U (IV), and U (V)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well fitt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shows that the sorption was mainly chemical sorption.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ggest that the entropy and enthalpy under the used conditions were positive and that ΔGθ was negative. 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orption was endothermic and spontaneous. These results are usefu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rption mechanism and migration of uranium onto the sediment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sediment redox potentials and provide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adioactive pollution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97.
黑曲霉对弱酸性艳兰RAWL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吸附等温线比较了不同pH以及完整细胞与单细胞壁染料生物的吸附性能差异,化学修饰研究了菌体表面不同官能团对染料吸附的贡献,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染料生物的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黑曲霉的染料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 R2 >0.99),低pH值有利于染料吸附;染料吸附不仅发生在细胞壁,细胞内部也可发生;表面氨基作为主要的吸附官能团,其质子化导致的菌体正电荷和染料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作用是染料吸附的重要机理;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描述( R2 =0.999 9);吸附活化能 Ea=5.21 kJ/mol,表明吸附具一定的活化性.  相似文献   
98.
舒月红  贾晓珊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530-1536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了CTMAB-膨润土从水中吸附4种氯苯类化合物(CBs)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学及热力学角度探讨了CBs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活化能较小,反应速率较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较短.CBs在CTMAB-膨润土上的吸附符合Linear方程,吸附过程主要由分配作用所致;CB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越大,其在CTMAB-膨润土中的分配系数Kd也越大.另外,CTMAB-膨润土的有机碳含量越高,其对CBs的Kd也越大.CBs在CTMAB-膨润土上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同时伴随着熵值的增加,在288—308K范围内,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小,表明主要吸附作用力为疏水键力,吸附反应为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99.
有机修饰塿土对苯酚的吸附及其热力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CTMAB+SDS)混合修饰填土耕层、粘化层后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及其热力学特征,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填土两层次土样表面修饰后均能显著增强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耕层土样对苯酚吸附呈现100GCB(100%CTMAB修饰耕层土样)〉120GCS(100%CTMAB+20%SDS修饰耕层土样)〉50GCB(50%CTMAB修饰耕层土样)〉GCK(耕层原土)的趋势,粘化层土样相应地呈现100NCB(100%CTMAB修饰粘化层土样)〉50NCB(50%CTMAB修饰粘化层土样)〉120NCS(100%CTMAB+20%SDS修饰粘化层土样)〉NCK(粘化层原土)的变化趋势;耕层原土吸附苯酚能力高于粘化层原土,但修饰后粘化层土样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超过耕层;两层次原土对苯酚的吸附呈现增温效应,但修饰后耕层土样转变为随温度上升吸附量下降的增温负效应特征,而粘化层修饰土样呈现增温效应特征,证实耕层修饰土样对苯酚以物理吸附为主,而粘化层修饰土样以化学吸附为主;Henry模型可用于描述苯酚在供试土样中的吸附;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属自发性反应,耕层修饰土样的吸附属焙减、熵减过程,自发性取决于焙减,而粘化层的吸附属焓增、熵增过程,自发性主要取决于熵增.  相似文献   
100.
天然菱铁矿去除水中磷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批次试验研究菱铁矿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初始磷浓度、p H值、菱铁矿投加量、粒径、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磷溶液初始浓度为20 mg·L-1,初始p H为6.0时,菱铁矿对磷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平衡时间为48h.菱铁矿投加量为0.5~10 g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菱铁矿对磷的吸附效能逐渐提高.相对于NO-3、Cl-而言,SO2-4、HCO-3对菱铁矿去除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发现,菱铁矿对磷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可由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描述,饱和吸附量为83.5μg·g-1.最后分别计算了288、303和318 K下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发现吉布斯自由能(ΔG)均为负,焓变(ΔH)及熵变(ΔS)为正,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