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71.
目的 通过研究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复合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开发并提升工业应用价值较高的非晶态镍-磷镀层.方法 采用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技术,在45#钢基材上制备Ni-P化学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检测处理后镀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耐磨耐蚀性能,结合镁硼硅水体活化表征,分析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镀层的强化机理.结果 相比传统的Ni-P镀层,镁硼硅改性晶膜处理的Ni-P镀层表面平整,分布均匀,表面致密度明显提升,摩擦因数减小了约32%,腐蚀电位正移221 mV,腐蚀电流为原来的1/2,腐蚀质量损失速率明显较低,耐腐蚀性能更为优异.经过镁硼硅改性晶膜处理的水体分子团明显减小,活性提升,这说明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易于溶解来自复合陶瓷中的硅石和硼素等物质,在Ni-P镀层形成致密的晶膜,提高镀层的综合防护性能.结论 经过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后,Ni-P镀层表面致密度和耐磨耐蚀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更为宽广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2.
我国固废填埋场数量多、运行水平低、设施老化快、预期寿命偏短且寿命到期后老化严重.与此相对,固废填埋场寿命相关研究却存在关注度较少、研究方向不明确、研究内容不系统等问题.本文综述了通用工程领域寿命预测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分门别类地梳理工程寿命预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固体废物填埋工程和实际特征,系...  相似文献   
373.
冰雪表面HNO3的紫外光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承驻  陆军  朱蕾 《环境化学》2012,31(4):528-532
利用308 nm激光与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技术对HNO3的气相与冰表面光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光解量子产额与吸收系数,结果表明,.OH+NO2*是其光解反应的主要通道;HNO3在253 K、308 nm冰表面的吸收系数为(1.21±0.31)×10-18cm2.molecule-1,比其在气相的吸收系数(1.24±0.19)×10-21 cm.2molecule-1(295 K)及(8.50±0.24)×10-22cm.2molecule-1(253 K)均高约3个数量级;HNO3在253K冰表面光解产生NO2*的量子产额为0.60±0.34.  相似文献   
374.
薄膜干燥法再生聚苯乙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剂溶解回收的聚苯乙烯塑料,将其涂布于不锈钢传送带上,以水蒸气为加热介质,经薄膜干燥法获得再生聚苯乙烯树脂.再生的聚苯乙烯树脂性能优异,溶剂回收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375.
低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膜床水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处理量为500 m3·d-1的厌氧膜床(SBAF)-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中,重点考察了低温条件下厌氧膜床水解作用对生活污水中难溶有机物的转化,以及水力负荷和温度对厌氧膜床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膜床对南方特有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平均COD<200 mg·L-1)有良好的水解处理效果.当进水流量为22~24 m3·h-1(HRT=5.8~6.4 h)、温度为13~15℃.进水平均溶解性有机物与总有机物之比(SCOD/TCOD)为40%左右时,经厌氧膜床水解转化后,平均出水SCOD/TCOD可提高至78%左右,污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出水SCOD/TCOD值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明显,同时也受到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的影响.在进水水质接近,进水流量为22 m3·h-1下,当温度由13℃降至6℃度时,出水SCOD/TCOD值降低了约50%,TCOD的去除率也由60%降至24%.在10~13℃下,控制进水流量在20~22m3·h-1(HRT=6.4~7.0 h),可有效改善厌氧膜床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76.
TiO_2膜光催化降解4,4’-二溴联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负载于玻璃上的同定化催化剂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4,4'-二溴联苯(4,4'-DBB)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和4,4'-DBB初始浓度等对TiO2膜光催化降解4,4'-DBB的影响,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4,4'-DBB的效果良好,紫外光照射8 b,初始浓度为4 mg/L的4,4'-DBB的降解率高达94%,降解速率随着4,4'-DBB初始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溶液pH=1时,4,4'-DBB的降解效率最高.超声的加入使降解反应的速率加快.经拟合发现4,4'-DBB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规律,并推导出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77.
研究了负载于玻璃上的固定化催化剂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4,4’-二溴联苯(4,4’-DBB)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和4,4’-DBB初始浓度等对TiO2膜光催化降解4,4’-DBB的影响,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4,4’-DBB的效果良好,紫外光照射8h,初始浓度为4mg/L的4,4’-DBB的降解率高达94%,降解速率随着4,4’-DBB初始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溶液pH:1时,4,4’-DBB的降解效率最高。超声的加入使降解反应的速率加快。经拟合发现4,4’-DBB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规律,并推导出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78.
稀性泥石流的平均运动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石流的运动速度是泥石流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参数。稀性泥石流是常见也是危害较大的泥石流类型,准确而简洁地计算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非常重要。现有的稀性泥石流平均速度经验公式,在使用上和适用地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稀性泥石流观测资料中的体积浓度与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和阻力特征的关系,得出了一个新的计算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泥石流沟,适用于一般急流的稀性泥石流;对于缓流稀性泥石流,计算值与观测值相比偏大,但很接近;不适用于缓慢稀性泥石流。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使用简洁,计算稳定,与其他方法计算的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很接近。该速度计算经验公式也适用于稀性泥石流堆积扇上游沟道,但对于堆积扇上的速度,计算值偏大,且越往堆积扇的下游,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379.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处理白酒废水启动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丽  周健  杜文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0):2307-2311
对用颗粒活性炭作为载体的AAFEB反应器处理白酒废水的启动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恒定进水COD浓度和pH的条件下,通过不断提高温度到35℃,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至8 h,维持床层膨胀率在18%~20%,经36 d反应器成功启动,此时反应器有机容积负荷6 kg COD/(m3.d),COD去除率达到82.9%,容积...  相似文献   
380.
The high degree of heterogeneity within sediments can make interpreting one-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difficul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 situ techniques that measure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s of porewater solutes have facilita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sediment biogeochemistry. A colourimetric diffusive equilibration in thin films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allows two-dimensional, high-resolution measurement of reactive phosphate in sediment porewaters. A method detection limit of 0.22 μM, an effective upper limit of ∼1000 μM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typically below 5% were achieved. This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deployment in seagrass (Zostera capricorni) colonised sediments, as part of combined probes with similar colourimetric methods for sulfide and iron(II). The two-dimensional, high resolution distributions obtained provide a highly represen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co-distributions of porewater solutes, allowing heterogeneous feature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to be observed and interpreted. Microniches of high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100 μM we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distributions and were interpreted to be due to localised zones of rapid organic matter mineralisation, possibly using electron acceptors other than iron(III) oxyhydroxides (e.g. aerobic respiration) as often they did not correspond with microniches of higher Fe(II)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