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8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2009—2019年川藏铁路沿线四川段地质灾害数据、国家气象中心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统计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发现研究区89%的滑坡灾害和96.6%的泥石流均发生在汛期,且地质灾害高发路段位于青衣江暴雨区,与四川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相吻合。分析雨型、降雨强度、前期降雨等因子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发现快速激发,中速激发和慢速激发的地质灾害分别约占33.3%、25.9%、40.8%,表明降雨历时并不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最直接因子,前期降雨的作用不可忽视;结合环境因子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基于降雨历时-雨强(I-D)预报模型建立了川藏铁路沿线四川段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阈值分布。利用该降水阈值的分布特征,检验了2019年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量,发现阈值雨量的判别方法较为科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万玉山  温馨  杨彦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4):1765-1775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斑马鱼(Zebrafish)作为受试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死亡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为效应指标,采用基准剂量(BMD)法推导四溴双酚A (TBBPA)和镉(Cd)单一及联合暴露对不同生物体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试验剂量范围内,蚯蚓、斑马鱼TBBPA、Cd暴露剂量与死亡率、SOD、CAT活性效应指标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单一暴露下,CAT、SOD活性指标最敏感,蚯蚓和斑马鱼的TBBPA安全阈值分别为0.95,0.44mg/L,Cd安全阈值分别为71.17,0.42mg/L.联合暴露下安全阈值小于单一暴露.蚯蚓、斑马鱼TBBPA安全阈值分别为0.33,0.024mg/L,Cd为6.45,0.176mg/L.  相似文献   
63.
万伦来  李康玮  娜仁  杨峻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473-4480
为揭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的阈值效应,在构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阈值模型的基础上,从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3个维度分析估算了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阈值,并探究了1990~2016年该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其中,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3大胁迫因子的胁迫阈值分别为1803.19hm2、33253.23×104t和888.81×108m3.1990~2016年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90~2009年该地区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均未超过阈值范围,生态系统服务运行状况良好;但是在2010年之后,由于该地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破坏超出阈值范围,从而导致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出现恶化趋势,不过2015年以来恶化趋势有所减缓.因此,该地区必须加快绿色矿区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着力防范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超出阈值范围,以保障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宅基地退出是有效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梳理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的基础上构建宅基地价值补偿体系,按照政府能承受、农户能接受、工作可持续的原则,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科学测定在不同模式下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有效阈值。结果表明:(1)宅基地退出补偿阈值是农户能接受的最小值和政府能承受的最大值所组成的补偿范围。(2)农户退出宅基地损失的机会成本和退出总成本之和小于最小阈值时农户愿意有偿退出,最大阈值低于宅基地、地上附属设施权利价值和退出总成本之和。(3)“异地改造”模式下,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资金来源较少,实际补偿金额接近最小阈值。“一户多宅”模式下,政府和农户诉求相当,补偿金额偏向中位数。“整体搬迁”和“社区化”模式下,农户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补偿资金来源较多,实际补偿金额趋向最大阈值。  相似文献   
65.
Lateral transport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 in rainfall events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cope of pollu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odel with high accuracy to simulate the migration quantity of heavy metals. A model for heavy metal migration simulatio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model. This model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nfluence of soil p H value, soil particle size, runoff volume, sediment amount,concentration of water-soluble heavy metals dissolved in runoff and insoluble absorbed to the soil particles. This model was reasonable in Huanjiang watershed,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 China, covering an area of 273 km~2. The optimal drainage area threshold was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watershed subdivision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ensure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were:(1) watershed subdivision could affect simulation migration quantity of heavy metals;(2) the quantity of heavy metals transported by sediment accounted for 97%–99% of the total migration quantity in the study watershed. Therefore, sediment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heavy metal migration;(3) the optimal drainage area threshold percentage to ensure high simulation accuracy was determined to be 2.01% of the total watershed;(4) with the optimal threshold percentage, this model could simulate the migration quantity of As, Pb and Cd accurately at the total watershed and subwatershed level.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were useful for identifying the key regions with heavy metal migration.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空气中ρ(PM2.5)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气候、大气成分变量对空气中ρ(PM2.5)的影响,利用首批纳入PM2.5监测的74个城市的ρ(PM2.5)数据计算Moran's I指数,并选取其中38个典型城市进行计量分析.在基于引力模型的空间权重矩阵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SDM(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结果表明:ρ(PM10)、ρ(SO2)、ρ(CO)、ρ(O3)、RH(relative humidity,相对湿度)与城市ρ(PM2.5)呈正相关,而T(temperature,温度)和WS(wind speed,风速)与城市ρ(PM2.5)呈负相关;ρ(PM10)、ρ(CO)、RH是位于前3位影响城市ρ(PM2.5)的关键性因素,其总效应分别为0.720 1、0.241 7、0.133 9.地理上邻近城市ρ(PM2.5)具有明显的外部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城市ρ(PM2.5)每增加10百分点,将导致该地区ρ(PM2.5)增长6.12百分点.300 km左右是保证PM2.5区域"联防联控"最佳效果的最大门槛距离,超过该门槛距离,区域"联防联控"的力度和效果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当门槛距离大于500 km时,ρ(PM2.5)的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气候变量中,RH和ρ(PM2.5)呈同方向变化,而T、WS与ρ(PM2.5)呈反方向变化.研究显示,关注单一地区或单一因素(气候或大气成分)均不能有效控制PM2.5污染,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各地治理PM2.5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防控机制等多个维度共同推进,促使经济增长方式早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67.
本文在界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由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环境三者组成的整体平衡的基础之上 ,对耕地总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以启东市为例 ,构建了耕地生产力总量动态平衡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68.
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以张家界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旅游区在扩大接待能力,增加旅游注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既要接持更多的过夜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又要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维持在安全的水平上,开发建设规模多大为宜,这是许多生态旅游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建设规模容限值计量模型,并在典型的生态旅游区张家界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得出了在不同的建设规模条件下,张家界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总磷含量的变化状态。实证研究表明,宾馆规模容限值模型是分析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9.
恶臭物质的嗅觉阈值与致臭机理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嗅阈值是表征气味物质特性的重要指标,对认识异味污染的形成机理、恶臭评估及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围绕嗅阈值的测定方法、嗅阈值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复合臭气评估模型,论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况,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同时,提出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0.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洗车废水,以保证处理后出水能够循环利用。考察电流密度、初始pH值、NaCl浓度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因素对COD与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另外,去除COD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去除单位浓度COD产生4.02×10-3kg湿污泥、3.10×10-4kg干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