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499篇
安全科学   236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642篇
综合类   1320篇
基础理论   418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386篇
灾害及防治   1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是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关键。从城市群视角出发引入生态位理论,界定生态文明位内涵,构建涵盖社会子系统生态位—经济子系统生态位—资源环境子系统生态位共29项指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对生态文明位和生态经济指数的二维模型,测算京津冀城市群6个案例城市在200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趋势以及地位。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生态文明水平(相对生态文明位)最高,邢台生态文明水平最低,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天津生态文明水平分别排名第2、第3、第4、第5。2007—2011年,北京、承德、邢台生态文明水平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秦皇岛、石家庄、天津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生态经济指数测算显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生态资源环境的占用消耗大,承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并基于该二维模型,将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分为4种类型:发展失衡型、相对和谐型、高质量发展型、资源环境优势型,分别确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2.
城市河道水质恢复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分析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的基础上,介绍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城市河道水质恢复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预测了城市河道水体恢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3.
上海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上海中心城区内5条污染河道的背景情况、治理工程措施及实践效果进行了介绍,对国内相似地区开展城市水环境整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4.
对具有代表性的系统优化模型进行分析比较,选用动态规划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的最优决策,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5.
This article explores recent Australian experi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urban water management (IUWM) to land development sites through the review of 15 case studies. It discusses lUWM’s emergence and comments on the success or otherwise of Australian experience in its applic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IUWM is maturing within the Australian water industry, an occurrence that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demonstration sites such as those reviewed. Successes include the translation of IUWM concepts into well-functioning oper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s,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impact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s on the total water cycle, and the increasing acceptance of the concept within the water and land development industri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greater integra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stormwater, and wastewater components of the urban water cycle, improve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enhancement of skills i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sations, and monitoring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36.
介绍了2种改良型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和百乐克工艺的特点,并针对2种工艺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2种工艺在今后发展应用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7.
塘-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汉市桃花岛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运行,结果表明: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系统可以有效的处理城市地表径流,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除氮效果。  相似文献   
138.
UASB处理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的中试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雒文生  张青  蔡振华 《环境工程》2006,24(5):89-90,93
研究1·2m3厌氧反应器(UASB),在自然温度(水温32~5℃)下,处理CODCr浓度为200mg/L左右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实验采用颗粒污泥接种二次启动法。水处理系统在水温32~5℃范围内运行6个月的时间,UASB反应器在上升流速为1·4~1·7m/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0~2·5h,CODCr有机污泥负荷(SLR)为0·06~0·13kg/(kg·d)时,去除效率比较稳定,CODCr去除率达40%~80%。  相似文献   
139.
武汉汉阳地区城市集水区尺度降雨径流污染过程与排放特征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2005年4月至8月对武汉市汉阳地区十里铺集水区进行了8次径流污染过程的水量、水质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集水区尺度径流污染过程是降雨径流对整个集水区地表、排水系统中累积污染物的冲刷、携带过程,受集水区累积污染物数量、污染物可冲刷性和降雨径流特征的共同影响.城市降雨径流中初期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后期,污染物浓度的峰值提前于径流的峰值,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8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初期5 mm、10 mm和15 mm降雨径流中TSS的负荷分别占总负荷的48%、68%和78%.初期径流中TSS的负荷与晴天累积天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0.
气象激光雷达的城市边界层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城市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2005年7月利用气象激光雷达在南京城区做了城市边界层探测试验,就此次观测试验作了简要叙述并选取部分观测资料为示例,着重对气象激光雷达确定城市边界层高度垂直分布及逐时变化以及地面气象环境对边界层的日变化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由近地层对流混合形成的城市边界层高度具有典型的日变化特点,早晚比较低,日间有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提出了一种由边界层混合状态确定边界层高度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由气溶胶消光系数确定城市边界层高度比较准确.将MSL探测结果与同步的低空无线电探测仪的温度探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获得的实际廓线分布相当吻合,线性良好.就地表温度、辐射、湿度及云等气象要素对边界层垂直分布及时间变化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气象要素的分布对城市边界层高度的垂直分布及其逐时变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