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篇 |
免费 | 349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篇 |
废物处理 | 50篇 |
环保管理 | 20篇 |
综合类 | 326篇 |
基础理论 | 136篇 |
污染及防治 | 231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负载率的Bi2MoO6/纳米棒ZnO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TEM、XPS、UV-Vis、EPR和PL等分析技术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在光/超声波条件下,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评价其压电-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2MoO6/ZnO纳米棒(BZ-0.6)的降解速率常数约为ZnO传统光催化的9.25倍,其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ZnO的压电效应与Bi2MoO6/ZnO界面形成的异质结的耦合,有效地促进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转移.此外,同实验条件下,循环利用5次后Bi2MoO6/ZnO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率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饮用水源中大分子天然有机物(NOM)的臭氧强化光催化降解,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和HCO3-浓度对NOM降解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臭氧强化光催化过程中NOM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并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NOM的降解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强化光催化比单独臭氧氧化、光催化能更有效地降解NOM,同时增加臭氧投加量和反应时间才能有效提高臭氧强化光催化对TOC的去除率,而单独增加臭氧投加量可显著提高生物可降解性;HCO3-显著降低光催化的降解效果,臭氧强化光催化能有效地减弱HCO3-的不利影响;臭氧强化光催化过程中大分子NOM分解为小分子,SUVA值迅速下降,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矿化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53.
以钛酸丁酯,乙醇为原料,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r/TiO2纳米颗粒,用XRD、TEM对其组成、颗粒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Zr/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r/TiO2为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2.7nm左右,且颗粒均匀;掺杂金属离子Zr提高了TiO2光催化效率,掺杂2.0%Zr的催化剂活性最高.Zr/TiO2的光催化反应,首先是反应物在Zr/TiO2表面发生吸附作用,然后进一步发生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54.
Rumi Chan Eiko Obuchi Katsumi Katoh Hom Nath Luitel Katsuyuki Nakano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3,25(7):1419-1423
TiO2 immobilized on SiO2 (TiO2/SiO2) have been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and various ions of transition metals (Cr3+, Co2+, Ni2+, Cu2+, and Zn2+) were doped on the photocatalyst using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under reducing calcination atmospher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al doped TiO2/SiO2 towards phenol degradation under black light irradi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undoped TiO2/SiO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otoresponse of Cu2+ and Zn2+ doped TiO2/SiO2 were larger than undoped TiO2/SiO2, indicating that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were separated more efficiently in Cu2+ and Zn2+ doped TiO2/SiO2. The reactivity was in the order of Cu2+ > Zn2+ > Ni2+ > Cr3+ > Co2+. The different photoreactivity was ascribed to combin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ionic radii and photocorrison tendency of the dopants. The sample was also characterized by surface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electron dispersive X-ray analyzer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相似文献
55.
采用管式光催化反应器,在石英玻璃管壁上涂镀含碳纳米TiO2薄膜,研究含碳纳米TiO2对甲醇气体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气体流量增加,甲醇降解率呈线性降低;在气体流量为200mL/min、相对湿度为40%、甲醇初始质量浓度为90~170mg/m^3的较佳条件下,甲醇降解率维持在80%以上,最高达85%;在甲醇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m^3、气体流餐为200mL/min、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德国Degusa—P25光催化剂对甲醇的平均降解率为89%,含碳纳米TiO2对甲醇的平均降解率为82%,最人降解率为85%。 相似文献
56.
水环境污染是21世纪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光催化技术作为新兴的水处理技术,符合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钒酸铋(BiVO4)是当今热点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化学和光子特性,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能够使其利用太阳光中48%的可见光谱.但单组分BiVO4光生载流子复合速度快,电荷运输能力较差,近年来相关学者开发了多种BiVO4基异质结光催化剂,有效改善了单组分BiVO4的不足.系统综述了 BiVO4基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Ⅰ型、Ⅱ型和Z型)、异质结构建方式(协同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同系铋基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体系的优化方法(界面接触方式、晶面和形貌调控、元素掺杂、碳材料修饰和空位工程)以及应用过程的优化方法(光催化膜技术、负载锚定)在水处理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未来开发稳定高效的BiVO4基异质结光催化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铁酸镍,表征了其微观结构和光谱性能,并以罗丹明B溶液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铁酸镍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铁酸镍的微观形貌为由直径200-300 nm左右的类似球形小颗粒组成的大颗粒,平均粒径为95.60 nm,在紫外-可见光谱区均有较强的光吸收。光催化过程中催化剂的适宜用量为0.05 g,少量H2O2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催化剂用量为0.05 g,加入0.4 mL 30%的H2O2,降解50 mL 20 mg/L罗丹明B溶液,模拟太阳光照射240 min后降解率能够达到99.2%。在实际太阳光照射下,240 min后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5.2%。 相似文献
58.
59.
以FeCl_3·6H_2O、FeCl_2·4H_2O、(C_2H_5)_4SiO_4、Bi(NO_3)_3·5H_2O、KCl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BiOCl/SiO_2/Fe_3O_4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EDS、TEM、XRD、FT-IR、UV-Vis表征,最后通过亚甲基蓝降解实验,研究了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pH及催化剂投加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催化剂初始投加量为0.5 g·L~(-1)时,对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催化效果最佳,光照120 min后对1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3.2%.BiOCl/SiO_2/Fe_3O_4经过简单的无水乙醇和水洗后,可高效重复利用4次.综合表明,BiOCl/SiO_2/Fe_3O_4是一种在处理染料废水中具有应用前景的磁性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60.
在预先成形的金属网上制备规整炭化物载体,载体经TiO2负载、烧结后制成新型规整型吸附/光催化偶联催化剂。以室内空气典型污染物苯为模拟降解对象,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及活性影响因素。此外,还研究了载体的吸附性、气相的湿度及流速对负载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载体的吸附性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有影响,在苯的初始浓度80mg/m3、光照2h的相同条件下,在两个不同吸附性载体的负载催化剂上,苯的净降解率分别为51.1%和33.56%;气速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体现在传质阻力和停留时间上,反应过程存在一个最佳气速;气相的湿度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影响不大,在苯初始浓度300mg/m3、光照2h条件下,气相的相对湿度由33%增至75%,苯的净降解率变化不超过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