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63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847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21.
Since volatile mold metabolites ar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old growth in buildings, it was interesting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t indoor mold species show different affinity for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wood, a common building material. Growth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were studied when Aspergillus versicolor,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and P. palitans were grown on laboratory substrates containing the major wood constituents cellulose, xylan and lignin. 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MVOC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Growth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varied considerably and there appeared to be complementary substrate specificities for P. chrysogenum, and P. palitans grown on cellulose and xylan. The failure of A. versicolor to produce characteristic MVOCs when grown on media containing wood constituents suggests that systems using volatile metabolites to detect microbial growth in buildings may be fundamentally unrelia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122.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4辆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车辆内部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研究,共定性检出了48种有机物,其中C6~C9之间的组分较多;并对VOCs的总浓度进行了定量,1#~4#车分别为1846、2289、1104和3146 μg/m^3;其中BTEX占VOCs总量的20%~30%;车内VOCs浓度与温度及车辆使用年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3.
在介绍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础上,概述了几种挥发性有机硫气体DMS,COS,MSH,CS2和DMDS从各种自然源(主要是生物源)释放的情况,着重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硫源的释放情况,列举了测定这些释放的硫通量的方法,并且对有机硫气体的大气行为及环境影响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4.
为掌握和了解我国电子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以显示器件行业为研究对象,梳理和分析其生产工艺及排污环节;通过典型企业有机废气的实际排放监测,掌握其VOCs排放水平;利用排放因子法,核算了2011-2016年我国显示器件行业VOCs的排放量,分析其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产量和污染控制效率变化的双重影响,2011-2016年我国显示器件行业VOCs排放量(文中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呈先增后降的趋势,2015年达到最大值(15 605 t),此后在产量增长放缓和污染控制效率提高的作用下,2016年的排放量有所下降;从排放占比来看,显示器件行业无组织VOCs排放占比从2011年的45%升至2016年的53%,车间无组织VOCs逸散,以及废水处理过程、有机原辅料和有机废液储运等环节的VOCs无组织排放是行业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显示,我国显示器件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量占比逐年上升,为控制未来行业VOCs排放,企业应将无组织排放转化为有组织排放,之后再通过高效的末端处理装置来减少VOCs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5.
利用AA3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对地表水中的挥发酚和氰化物进行测定,分析流程中使用了在线恒温蒸馏器。同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本法分析测定数据准确、可靠、高效,大大缩短了测定时间,只需将两种标准配制成混合标样,一次取样完成两个项目的测定。回收率为90%~110%,相关系数达到0.9992以上。  相似文献   
126.
通过使用Lachat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四个常规项目总磷、总氮、挥发酚和总氰来介绍兀A技术在水质分析领域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各项目的标样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之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2%-3.7%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加标回收率在91%-102%之间,满足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7.
新生产空调客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水平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某厂家新生产的、下线时间不超过28d的53座新空调客车,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采用二次热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量新空调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和浓度水平.根据NIST02标准谱图进行匹配检索,结合色谱保留时间定性,共定性检出33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烷烃(15种、45.4%)、芳香类化合物(9种、27.3%)、醇(4种、12.1%),酮(3种、9.1%)、酯(2种、6.1%),且大多集中在C6~C10的范围内.新车内浓度最高的前5种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癸烷(8.01 mg/m3)、3-甲基己烷(7.10mg/m3)、庚烷(5.10mg/m3)、异庚烷(4.20 ms/m3)和1-甲基,3-乙基苯(3,56 mg/3),总挥发性有机物TV012,52.5mR/m3.烷烃主要来源于空调车内部保温材料如聚氨酯(PU)发泡海绵或者聚乙烯(PE)发泡材料的释放,而车内检出的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内饰用胶粘剂、密封胶等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8.
采集室内环境空气中菌落,经培养后分别将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的纯培养物转接到培养皿上,然后放入环境测试舱密闭环境中进行放大培养。分析菌落放大培养前后环境测试舱内空气中VOCs组成及其含量水平。结果表明,检测的10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有42种化合物在扩大培养后浓度升高,而30种化合物的浓度下降。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既能分解空气中的一些毒害性有机污染物,也能产生一些毒害性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总结了各种类型除尘器在使用当地含挥发份较高的长焰煤种过程中的除尘效率,及其性能特点,详细阐述了冲击式湿式除尘器在燃用高挥发份煤锅炉除尘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0.
黄河不同粒径悬浮物中POC含量及输运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悬浮物(TSS)粒径与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关系的研究,是河流POC形态变化及输送过程和输运通量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在沉降分级法基础上,结合激光粒度仪粒度测定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对2005-06-29黄河利津站、2005-09-27黄河口低盐度区以及2006年11月兰州、潼关、花园口各站TSS样品分析发现:黄河TSS中POC与其对应的中值粒径存在良好的负指数关系,POC的极限值为0.56%,普遍低于世界其它河流;黄河不同区段站位TSS性质不同使各样品相同粒级间POC存在明显的差异,黄河口站>花园口站>兰州站>潼关站>利津站,如<8 μm粒级TSS中POC依次是0.661%、 0.627%、 0.550%、 0.505%、 0.493%;黄河各粒级TSS所承载的POC量占样品POC总量的比例在不同区段各样品间极其相近,POC随TSS粒径增大显著递减, 80%以上的POC集中在<16 μm的TSS中,而粒径<32 μm的TSS承载了95%以上的POC.可见虽然黄河自西向东横跨5 000 km之多,落差达4 000 m以上,但POC的输运规律具有一致性,TSS粒径是控制POC输运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