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7篇
  免费   1195篇
  国内免费   3340篇
安全科学   1734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389篇
综合类   6498篇
基础理论   838篇
污染及防治   493篇
评价与监测   269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239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728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31.
对多宾斯 坎普 (Dobbins Camp)水质模型进行了修正 ;并分别运用传统多宾斯 坎普模型和修正模型 ,对某河段实测资料进行BOD、D(氧亏 )计算 ,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及分析溶解氧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土豆食品加工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指出在处理易生物降解和溶解性有机废水的SBR系统中 ,采用较高负荷运行会发生溶解氧偏低而造成的污泥膨胀。探讨了污泥膨胀的原因 ,并详细介绍了控制膨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3.
分析了差压式流量计在煤气计量中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状态下计量时的相对误差及计算公式,以及在不符合周期标准状态下计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4.
不同状态MnO2对废水中As(II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nO2对含As(III)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 结果表明, MnO2对As(III)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 其饱和吸附量为44.06mg/g(δ-MnO2)和17.9mg/g(ε-MnO2), 阴离子的存在使MnO2吸附量有所下降, 一些阳离子(如Ga3+、In3+)可增加其吸附量, 吸附后的MnO2经解吸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5.
研究了对处理铝材加工含Al3+的酸性废液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Al(OH)3凝胶废渣的应用。含水分约90%、80%左右的Al(OH)3凝胶200g分别与14~16mL、22~24mL95%的工业浓硫酸酸反应,可制得浓度为20%~23%的Al(SO4)3溶液,经稀释可用作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36.
辜小安 《环境工程》1994,12(3):48-51
本文根据道碴声吸收的实测结果,对不同距离,不同受声者高度道碴吸声影响的幅值及频率特性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7.
138.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光度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一种有力的痕量分析手段,但在复杂混合样品的分析中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971年Lloyd提出了同步激发的想法,接着Jobn,Lloyd和Dinh等分别发表了PAH类化合物同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报告,Dinh使用这  相似文献   
139.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脱氮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将三种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采用独特溢流装置的自激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球面筛板塔进行二次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结构新颖的汽水分离器进行进一步除尘和脱硫脱氮。该装置不仅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硫脱氮,而且可实现有用细微粉尘即稀有金属的回收。此类装置还可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建材等领域中的湿法除尘。  相似文献   
140.
载银活性碳纤维对大肠杆菌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为对象,通过细菌吸附实验研究了载银活性碳纤维(ACF(Ag))对大肠杆菌的吸附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细菌分布形态的观察和细菌数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易分布于ACF(Ag)表面的沟槽处;ACF(Ag)吸附的细菌数量随银含量、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细菌吸附量还与ACF(Ag)表面银颗粒的大小有关.对吸附细菌的动力学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