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1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3698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1645篇
综合类   6135篇
基础理论   349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364篇
社会与环境   127篇
灾害及防治   36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1090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739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895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东海海域春季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1994年4月17日-27日东海海域的降水雨样化学组份分析,并将春与我国上海及日本西海岸的降水化学组分进行了地比。认为东海海域的降水经与陆地源污染的输送有关,在东南风系作用下,降水肥东南海上气闭影响,从上海以东到日本以西的广阔的海域中,降水呈弱酸或中性,其化学组份表现为海洋化学的特征;在东北风系作用下,东海海域的降水主要受朝鲜半岛和日本方面污染源的影响,降水中SO4^2-非海盐浓度比东南风系时  相似文献   
142.
卢正全 《环境科技》1990,3(1):27-29,37
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江淮丘陵的最北端,淮河穿境而过,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此交汇并横贯全境。市区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依淮河而建,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本区年静风频率较高,年主导风向东北偏东。蚌埠市是一个以食品工业为支桂,兼有纺织、化工、电子、机械、建材等行业的轻工业型城市。主要能源为煤炭。市  相似文献   
143.
万红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32-33,51
文章在概述大同农村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污染成因,并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油品储运过程挥发损耗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燕化公司油品储运情况的调查,测算其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我国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已整整10年了,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地引进了很多淘汰ODS的先进技术,本文浅析了属行《议定书》(伦敦修正案)中影响技术引进的因素,供我国履行其他国际环境公约引进环境技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6.
对上海工业街坊固定和流动噪声的主要变化和声源强度进行调查和测试,应用PNI噪声指数和等级评价方法对该城市工业记噪声进行评价。用数学方法对典型小区和大部分工业街坊的职工和居民的职业病和健康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噪声伤害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阐述了羊草沟煤矿煤堆自然发火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利于保护煤炭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8.
罗吉 《城市环境》2002,16(2):17-20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面不仅包含有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现大气污染防治从单项污染物的点源控制转变为的区域综合防治,从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从以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为重点转变为预防原则和实行全过程防治,强调推行清洁生产,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9.
董险峰  于娜 《环境保护》2007,(4B):69-72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世纪末,世界银行对中国环境污染的一项研究表明,1997年中国大气污染引起约17.8万人过早死亡,大气污染致病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世界银行,1997)。WHO对全球3211个城市的研究表明,2000年全球室外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引起的早死人数约为79.9万人,其中亚太地区48.7万人,空气污染的疾病负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的空气污染疾病负担约占全球的2/3(Aaron,2005)。在城市范围内定量评价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将污染物造成的人体健康效应定量化并纳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可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从城市大气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的建立入手,分析了这一评价体系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0.
把系统聚类分析(简称HCA-hierachical cluster analysis) 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简称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有机结合,从给定的"样品-指标"数据矩阵出发,利用HCA科学判定区域环境污染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利用PCA方法确定首要污染因子,针对首要污染因子,对各个污染途径进行评估,计算出各途径的污染分担率,从而确定区域污染成因.并对其原理、计算方法、特点作出分析和讨论,同时以某城镇水环境为例进行了计算示范.经证实该方法在确定区域环境污染成因,制定区域污染防治措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