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1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4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263篇 |
综合类 | 1012篇 |
基础理论 | 114篇 |
污染及防治 | 49篇 |
评价与监测 | 53篇 |
社会与环境 | 79篇 |
灾害及防治 | 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257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公路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减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交通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车辆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和扬起的灰尘.局部影响是指对公路邻近区域的影响.局部空气污染会影响那些在公路邻近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们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土壤、农作物、水和建筑物表面.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地区.空气污染是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部污染会因特定路段的设计和使用而受影响.但是,通常仅在那些交通繁忙的大城市里,才需要对公路给予特殊的关注.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路线、进行交通管理、控制车速和增加植被来减轻公路对空气质量的消极影响.全球的或地区性的空气污染影响──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通常只能通过国家或地区制定与车辆和燃料标准、车辆保养和测试规范、以及需要求控制和公路使用费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来加以减轻.在对特定的公路工程进行评价的时侵,通常不考虑这些因素.在许多国家,因机动车辆空气污染而引起的公共健康问题并不象水污染或公路事故所引起的那么严重.因此,在那些国家,车辆废气排放问题仅在少数大城市里得到重视.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汽车使用的增加,这些国家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1):39-39
根据我部决定(见本刊1999年第2期第159页)和有关专家推选评定,胡晗华、石岩峻、丛威、蔡昭铃的论文《不同氮磷水平下中肋骨条藻对营养盐的吸收及光合特性》[2004,10(6):735~739]和饯志明、赵有玺、李辉、王正祥、沈微、方惠英、诸葛健的论文《太湖流域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分离纯化及其质粒文库的初步构建》[2004,10(6):774~777]获本刊2004年第5期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53.
54.
<正>美味水果让很多人都乐在其中,但要知道,吃水果也是一门学问。如果陷入"水果陷阱",不但无法改善健康,反而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看到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水果,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专家提醒,食用水果要遵循"新鲜、时令、多种、适量"的原则,同时也有注意避开一些常见误区。要想充分发挥水果的健康益处,就得避开以下8个误区:误区1:水果维生素含量最高。维生素是个大家族,成员很多。水果可能富含其中某些成分,但也有其"短板",比如水果不含脂溶性维生素,且多数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有限。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金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1994,(6)
事故灾害问题越来越暴露出严重的人为化趋势。应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安全、减灾”领域中的人为失误问题,提出创立人为灾害科学及其方法论学科建设的思路。揭示人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的随意性及偶然性规律,并探索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9.
一些资源禀赋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一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享受自然资源带来的红利,甚至陷入贫困和动荡,这一现象被称作\"资源的诅咒\";在我国,也有不少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耗竭而陷入困境.经济学家Hartwick对资源枯竭区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Hartwick准则\"对这一类区域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指导.本文... 相似文献
60.
为探究连云港市碳排放特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2011—2020年连云港市的碳排放量数据为核心,采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以及岭回归方法进行碳排放量数据的“双向”分析。首先,根据连云港市2011—2020年能源消耗数据,“反向”核算出连云港市历年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连云港市碳排放量呈现逐年持续上升趋势;其次,选取人口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为主要因素,构建了STIRPAT模型这一“正向”预测媒介,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得到了连云港市的碳排放量拟合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因素对连云港市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最后,通过情景分析法预设6种连云港市未来发展情景模型,对连云港市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增长-高减排的发展模式更适合连云港市,将于2030年以4 788.9万t的碳排放量实现达峰。针对这一发展模式要求,提出连云港市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比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