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93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22篇
综合类   62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012H型自动烟尘(气)采样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烟尘(气)采样仪,由于仪器本身存在的不足和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影响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文章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2.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冲压设备机械的伤害事故的产生也不例外。为此,从冲压设备机械伤害事故的两起案例入手,具体分析形成事故的因素并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3.
《现代职业安全》2006,(10):82-82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确保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心理、行为、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4.
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实现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但风险无处不在,单靠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如何做到控制住每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作业行为中大量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以下称中州分公司)把班组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考虑到员工的心理、生理、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差异,结合员工的作业流程,将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细分为八个步骤,引导员工实现自我风险辨识与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外来务工人员,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和异地就业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受条件限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几乎没有一技之长.笔者认为,善待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他们的立身之本--就业问题,首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  相似文献   
36.
施倚 《劳动保护》2006,(5):96-96
2006年2月28日23时40分,我公司一位员工下班后在生产区内员工澡堂洗澡时。热水阀门突然冲脱,热水从阀门口喷出,将其腹部及双下肢等处烫伤。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呈报工伤事故报告表,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为不能认定为工伤。其理由是:该员工烫伤纯属个人行为不慎造成,澡堂内不存在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事故既不是发生在工作时间,也不是在工作地点,与工作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7.
在保持拟投标项目的总体报价不变的前提下,对合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作出合理的不平衡调整,从而达到早收钱、多收钱的目的,同时规避合同风险扩大施工企业收益.  相似文献   
38.
运用轨迹交叉论分析辽源中心医院"12.15"特大火灾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并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其直接原因.根据轨迹交叉论模型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干预人、物的轨迹使其不能交叉以达到安全的目的.从而指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39.
煤矿"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据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煤矿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三违"行为引起的.目前,煤炭企业大多采用对"三违"人员进行经济处罚的方式,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三违"人员处理轻了,好象麻醉药,只管用一阵子,收不到长久的效果;处罚重了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并引起人员思想波动,继而引发队伍不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三违"人员的管理,减少"三违"行为的产生,是杜绝煤矿伤亡事故、创建平安和谐矿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现代职业安全》2006,(3):92-94
人是安全生产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为防止因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进行追踪探讨,以制定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人本安全原理之一动机—行为模式1.动机行为过程动机是行为的本源,有如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并将此行为继续下去;(2)选择机能选择行为目标,使行为朝着特定方向、目标进行;(3)强化机能动机对行为起着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