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2001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标准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ies(HAZOP studies)—Application guide(IEC61882-2001),成为国际上使用HAZOP技术的主要依据之一。国内目前没有统一的HAZOP分析标准,各个企业开展方式不一,方法运用也不尽规范,无法保证HAZOP  相似文献   
662.
孩子的眼睛     
100名孩子,100幅画,这是盛夏里孩子们捧给我们的一份香甜果实。在孩子眼中,现实中的交通并不美妙:有人乱走路,有人乱骑车,有人开车闯红灯,还有人酒后驾车……现场画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各种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体现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63.
将牡蛎消化腺分别暴露在1000 ng·L-1和100 ng·L-1 TBT水溶液中4周,然后将染毒的牡蛎消化腺分别投喂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经过45 d的暴露和30 d的净化,我们发现雌雄疣荔枝螺的消化和生殖系统能较快地吸收TBT(吸收速率ku=0.004-0.022·d-1),并且其代谢(生物代...  相似文献   
664.
辽西北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灾害风险阈值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宁省西北6个市为研究区,选取玉米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播种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几个重要的生长阶段,综合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灾害科学、作物生态学和自然灾害风险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考虑影响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利用AHP、加权综合评价法、自然灾害指数法建立了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通过选取典型干旱案例年,运用最优分割理论在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损失的基础上确定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干旱灾害风险阈值,并用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灾害风险值与玉米因旱减产损失的相关分析中。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玉米因旱减产损失与苗期干旱灾害风险值相关系数最大,玉米受苗期干旱灾害影响最严重;在灌浆成熟期相关性也较显著,受其影响也较大,这与辽西北地区春旱发生频率最高,伏旱时常发生的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665.
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暴露人群面积及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评价模型(NEM),并根据城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表征。该模型在噪声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噪声主观感受性和污染局部性特点,综合考虑噪声对暴露人群、暴露区域面积和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差异,量化了噪声污染的大小,适用于大区域噪声污染程度的整体评价。文章运用该噪声评价模型,对广州某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噪声地图,考虑噪声对人群暴露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能更加科学地评估噪声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666.
MBR工艺尽管可以获得较低悬浮物浓度的出水,但对氮、磷的去除却很难达到要求,因此MBR强化脱氮除磷组合工艺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应用。从现有的强化脱氮除磷组合工艺着手,并在此提出了研究方向,认为强化内源反硝化及膜污染控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选用两种经过改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与典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一起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用水下,改进后的膜组件,不但可以缓解膜通量的衰减,还可以使COD、总氮、总磷等达到很好的去除率,保证出水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667.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刘洋  黄懿梅  曾全超 《环境科学》2016,37(10):3931-3938
研究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了解土壤健康状况,实现植被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黄土高原4种草原植被与4种乔木林植被的表层土壤(0~5 cm)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454 Hi Seq对其进行16S r DNA V1~V3可变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并研究土壤性质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6个门,84个纲,187个目,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草原植被土壤分布更多的是Actinobacteria,森林植被土壤分布更多的是Proteobacteria.Proteobacteria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对丰富度主要受土壤碳氮磷含量的限制.Actinobacteria的生长主要受土壤pH、水分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通过RDA分析发现,影响黄土高原土壤细菌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水分,这些结果丰富了黄土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8.
三峡库区不同林型土壤的入渗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环刀入渗法,观测了三峡库区山地不同海拔地段森林土壤的入渗过程,对比分析了典型林型下土壤各发生层的入渗率和常用入渗模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入渗能力的差异在各发生层内表现不一致;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的入渗率差异相似,温性落叶阔叶林山地棕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黄棕壤<暖性针叶林山地黄壤,入渗主要受土壤质地的影响,质地较重的粉壤土入渗能力比质地较轻的砂质黄壤差;母质层则相反,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黄壤母质风化度低,土壤密度大,渗透性能较差;同一林型土壤的不同发生层相比较,山地棕壤和山地黄棕壤的入渗能力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腐殖质层<淋溶淀积层<母质层,而山地黄壤则呈相反趋势。温性落叶阔叶林山地棕壤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黄棕壤的入渗率随时间下降明显,而暖性针叶林山地黄壤降低幅度较小,趋于稳定入渗的时间较短。入渗曲线拟合显示,Horton方程对3种森林土壤入渗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是描述三峡库区森林土壤入渗过程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669.
城市环境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环境风险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相关理论、方法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成果和转型趋势;从城市环境风险的成因分析和类型划分、城市环境风险评估的尺度效应、城市环境风险综合评估的方法、城市环境风险管控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环境风险评估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未来应重点研究:环境风险发生的机理和时空格局、城市社会空间系统弹性、环境风险的尺度效应和精细化评估,以及大数据支持下多学科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70.
依据田间连续7 a秸秆还田定位试验,探讨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巢湖地区农田土壤剖面(0~20、20~50和50~80 cm)的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P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无施肥(CK)、常规施肥(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F1)和秸秆还田+80%常规施肥(SF2)这4个处理,分析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组分含量、CPMI和油菜-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CK为参考,常规施肥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均提高了垂直剖面土壤总有机碳和组分的含量,且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组分的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0~20 cm土层,与F处理相比,SF1和SF2处理显著提高TOC、DOC、POC和LOC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4.23%~28.97%、7.86%~27.01%、16.46%~24.24%和5.89%~6.64%(P<0.05);在20~50 cm土层,SF1较F处理的TOC和LOC的含量显著增加9.43%和8.34%(P<0.05),SF2较F处理的DOC和POC的含量显著增加17.51%和65.83%(P<0.05);在50~80 cm土层,各处理间土壤总有机碳和组分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影响显著,SF1较F处理显著提高0~50 cm土层的CPMI,而F处理的CPMI在50~80 cm土层最大,但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SF1处理的产量最高,SF1较F处理的水稻、油菜和周年产量分别显著增加6.19%、7.67%和6.54%(P<0.05).总的来说,稻-油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提高巢湖地区土壤碳库、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