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717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329篇
综合类   940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征稿启事     
《环境技术》2007,25(1):48-48
《环境技术》(国内统一刊号:CN44-1325/X)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主管,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工业与日用电器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机械工业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电工产品环境适应性检测中心、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环境技术专业委员会、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协办,是国内唯一专注于环境试验和材料分析测试研究;专注材料和产品使用时对环境造成任何有害或有益影响研究的专业媒体,经过二十多年的运作,《环境技术》已拥有完善的媒体发行渠道及稳定的读者群,在业界享有广泛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承蒙广大作者、读者、专家的关心和支持,特致以诚挚的感谢。为了促进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适应性和可靠性等研究领域的发展,本刊将继续发挥交流、沟通的作用。为办好刊物,丰富其内容,欢迎广大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踊跃投稿继续关心和支持《环境技术》。  相似文献   
82.
以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了126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因子克立格法探讨了长三角多个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区域分异,并在剖析不同空间尺度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基础上,应用空间相关分析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来揭示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昆山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较大,有效态Cd污染最重.重金属有效态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块金尺度、小空间尺度(15 km左右)和大空间尺度(40 km左右),它可用3个尺度的实验(交叉)变异函数的协同区域化模型线性拟合.空间相关分析中,Cd和Zn在3个尺度中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且元素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的相关性比块金尺度更强,大尺度的负相关特征较其它尺度明显.空间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尺度的空间污染来源不同.重金属有效态第一、二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苯乙烯,考察了输入功率、初始苯乙烯质量浓度、气体湿度、停留时间、脉冲频率等因素对苯乙烯降解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建立了苯乙烯降解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苯乙烯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30 W、初始苯乙烯质量浓度464 mg/m3、气体相对湿度30%、停留时间0.18 s、脉冲频率200 Hz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苯乙烯降解率为62.20%,能量效率为36.10 g/(kW·h);DBD等离子体降解苯乙烯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109 4 m3/(W·h)。DBD等离子体降解苯乙烯主要通过活性物种e-、·O、·OH和NO2·等对苯乙烯进行氧化。与单独DBD等离子体工艺相比,在相同输入功率下,DBD协同催化工艺能有效提高苯乙烯降解率和矿化率,降低反应器出口O3浓度。  相似文献   
84.
随着国家垃圾分类政策及制度逐渐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厂原物料中餐厨垃圾部分亟需配套处理设施。某县级市建设的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项目,集生活垃圾焚烧、污泥干化、餐厨垃圾和粪便处理为一体,工艺系统联通,实现多种垃圾的协同处置。其中餐厨垃圾以“固液分离+油水分离”为核心的工艺路线,经处理后实现固、液、油分离,固相废弃物输送至焚烧系统进行协同焚烧处理;液相废弃物油脂分离后,初级油脂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外销;废水输送至渗沥液处理系统协同处理。相较于独立设厂,建设造价及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  相似文献   
85.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群基于双高校平台建设,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主要做法及实现途径予以总结研究,以期为相关专业发展及实训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低温等离子体活化反应气组分、改变催化反应历程,甚至对催化剂本身产生影响,从而使催化剂展现出一些优异特性。其中,低温等离子协同下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高活性备受关注。采用水热沉积法合成纳米Mn-Ce催化剂,在等离子体协同下对NH3-SCR、N2氧化、和NO氧化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纳米Mn-Ce催化剂比纳米MnO2具有更宽的SCR活性区间、较好的水与硫耐受性。这是由于,一方面Ce的引入促进了MnO2分散;另一方面,等离子体产生的O活性物种能够增加Mn-Ce中Mn4+和晶格氧含量,从而触发更强快速SCR反应、促进NOx消除。SO2会消耗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物种,并与NH3反应,从而阻碍NO转化,但Ce掺杂会改变Mn基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并提升抗硫性。本研究可为低温等离子体去除NO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究协同老化后的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以PV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iO2/UV/O3协同老化方式,对比考察了老化前后PVC对甲基橙(MO)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的进行,PVC颗粒表面碎片化加深,粒径明显减小,Zeta电位值降低,并出现了新的含氧官能团。原始PVC对MO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而老化后的PVC对MO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主要的吸附模式均为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老化前的PVC对MO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而老化后的PVC对MO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老化前后的PVC对MO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MO与微塑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非均匀表面上的多层吸附。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微塑料携带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区域联防联控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粤港澳大湾区已开展多项环境合作项目,具有较好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基础,对区域层面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市(区)2005—2020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在全局熵值法的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子系统)、2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各指标之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综合评价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水平指标得分相对滞后,影响了协同控制水平的提升;11个市(区)的协同控制水平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一级指标间的得分差异较大;4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为高度耦合,耦合协调度均为较低协调水平,各子系统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还很小,上升发展空间较大。粤港澳三地不同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诉求是制约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节能技术是钢铁行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和减少空气污染的关键。运用节能供给曲线方法对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技术节能成本进行评价,并对2030年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技术节能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钢铁行业28项技术在2030年预计为长三角地区累计节能875.74 PJ,约为2020年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总能耗的34%;考虑不同收益项时的技术节能成本存在差异,当不考虑任何收益时技术的节能成本最高,当将协同效益纳入考虑后,技术的节能成本降到较低水平;贴现率、温室气体或污染物交易价格等因素会对技术的节能成本产生影响,贴现率越高意味着资金成本越高,技术的节能成本也相应越高;温室气体或污染物价格上升会增加技术节能的收益,从而降低技术的节能成本。  相似文献   
90.
为提升暴雨灾害发生后的风险预警能力,有效化解地铁内涝重大风险,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提出协同预警响应需求。以暴雨导致城市地铁内涝事故为例,建立综合考虑暴雨及预警、地铁站系统结构、客流量、应急措施、事故后果的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预警模型,分析预警信息对事故后果的影响,进而提出风险预警协同响应机制建设需求。研究结果表明:风险预警对提升地铁暴雨内涝事故应急处置的及时性、精准性和协同性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减小事故后果。研究结果可为建立重大灾害风险预警方法和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