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6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86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01篇 |
废物处理 | 58篇 |
环保管理 | 913篇 |
综合类 | 3618篇 |
基础理论 | 496篇 |
污染及防治 | 431篇 |
评价与监测 | 95篇 |
社会与环境 | 234篇 |
灾害及防治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39篇 |
2014年 | 522篇 |
2013年 | 392篇 |
2012年 | 448篇 |
2011年 | 473篇 |
2010年 | 421篇 |
2009年 | 418篇 |
2008年 | 432篇 |
2007年 | 357篇 |
2006年 | 411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70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32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对新疆油田外排含盐稠油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表明:对于进水CODCr为402~406mg/L,盐度5701~5712mg/L,石油类40.62mg/L的含盐稠油废水,该系统的出水指标为CODCr35~38mg/L,盐度1535~1542mg/L,湿地系统对CODCr和盐分的去除率达到91%和73%;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1d以上,出水石油类<5mg/L,处理后出水CODCr、石油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4.
采用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广东省中山市某小区对应段的河涌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基于k-C*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对现有河涌的面积的利用下,TP和NH4+-N的去除效果受到限制。采用多因素正交实验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研究了4种植物、4种基质,分别在2、4、6和8 d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对TP和NH4+-N的去除效果,得到影响TP和NH4+-N去除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分别为基质→植物→HRT和基质→HRT→植物;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条件分别为:风车草、颗粒活性炭、4 d(HRT)。在最佳水平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TP和NH4+-N的浓度均可达到出水排放标准浓度指标。k-C*模型的计算值总是比实验值偏高,但两者之间的误差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 相似文献
85.
强化供氧条件下潜流型人工湿地运行特性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针对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浓度和脱氮率偏低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强化供氧对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及人工湿地内溶解氧浓度、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端进行,最佳气水比为6左右,可采用连续供氧方式.供氧对湿地植物生理特性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显著增加湿地中硝化菌、反硝化菌数量,硝化菌可比供氧前高出1~2个数量级,反硝化菌高出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效改善了湿地内氧环境,供氧前湿地内溶氧浓度普遍低于0.6 mg/L,供氧后氧浓度上升至1 mg/L以上.强化供氧有利于各类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有机物去除率比原湿地高出10%左右, TN去除率能够达到60%以上.因此,强化充氧措施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自1972年以来,6月5日就成了—个特殊的日子——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各国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在这一天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界环境日在全球各地的精彩“巡演”吧! 相似文献
87.
89.
在今年海珠区“齐迎绿色亚运、共创文明城市、同享碧水蓝天”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上,4-5名河涌污染源整治群众监督员获颁了光荣的聘书。招聘河涌污染源整治群众监督员是海珠区环保局在全市的又一率先之举, 相似文献
90.
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考察了黄花鸢尾、水葱和梭鱼草3种挺水植物对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吸收贡献。结果表明:短期内,各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却有较大变化,4月份,水葱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8月份,梭鱼草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在整个生长期内,黄花鸢尾对氮、磷的吸收容量一直保持最大,在10月下旬分别达到21.5和4.16 g/m2,因此其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去除的吸收贡献也最大,分别为30%和73%。这表明湿地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查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更要关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容量,并且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对类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