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2篇
综合类   845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50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982.
983.
近15年来长江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长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基于1986年TM和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GIS软件和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对长江源区近15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0年,源区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54.2 %和42.69 %,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增加120 %、43.83 %和21.1 %。全区土地利用的空间位置转换面积大于其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类型总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草地>未利用土地>湿地>水域>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转化过程以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土地、湿地转化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逆转为草地为主要特征。15年里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分维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优势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长江源区脆弱的生态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强烈,造成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程度加剧,导致大范围高寒草甸、草原植被退化,湿地萎缩。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4.
生物多样性是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理论,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包括保护区面积的科学划分以及在面积不足时需要采取的生态学设计,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对这一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分析景观斑块的分离度、多样性、均匀性等指数,总结了大学校园土地利用与景观类型的关系,对优化校园景观格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以湛江海洋大学主校区1996年和2005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大尺度下利用GIS技术计算和分析主校区各类景观和总体景观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湛江海洋大学主校区整体景观的孔隙度、多样性、均匀度增加,而破碎度、优势度减小。  相似文献   
986.
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展示方式。其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中挪合作项目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以“长角苗”民族文化景观为特征,由12个相连的苗族山区村寨组成。馆区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大量的参观游览者,在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展示功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展示与保护内容的界定问题、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内接待规模与环境容量的测定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987.
从农用地价值的综合分析出发,提出了农用地转用的景观生态补偿价格结构。为实现农用地景观生态价值的货币化,建立了以条件价值法为核心的农用地转用的景观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模型,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开展农用地转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景观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模型估算农用地转用的景观生态补偿价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8.
一个城市的景观风格是该城市有形和无形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城市自然空间环境、城市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建筑、古迹等城市构成要素的总和。从旅游发展的角度,通过对青神县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山水城市空间环境、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其县城景观风格定位为“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并围绕突出“山、水、城、文化”等城市特色景观构成要素提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89.
文章分析了贵州省交通业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对旅游的影响,认为两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强调只有当旅游环境在自我恢复的条件下适度开发和在允许的负荷以内合理利用时,旅游资源才具有可持续性。最后,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观察分析及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0.
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并分析其主要驱动力,基于1990、2000、2010年的遥感解译数据,在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分析了近20年来康定市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景观类型转移和质心偏移,探讨了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康定市景观格局中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所占面积最大,为主要优势基质景观类型,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依次为其他景观、水域景观、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2)20年来康定市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景观形状整体上趋于简单化,景观连接性和多样性增加,但景观均匀度下降;3)1990—2010年人文景观和林地景观面积增加,而农田景观面积降低,其他类型面积变化较小,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大,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4)1990—2000年景观类型面积基本未发生转移,2000—2010年农田景观和草地景观向林地景观转移,草地景观和林地景观向人文景观转移;5)近20年来人文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58°,向北偏移了0.026°,农田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33°,向南偏移了0.014°,而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景观类型的质心几乎未发生偏移。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社会经济、政策和人口增长等人为因素是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