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严冬来临,为充分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石家庄市地震局党支部和局工会在全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及广大工人会员中,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助残”捐助活动,向灾区人民和困难群众捐献过冬衣物棉被,  相似文献   
12.
春节,正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把握好这个时机,利用对联来宣传环境保护理念,不失为搞好环境教育的一种良策。毕竟,对联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浏阳某医院内出现‘生意兴隆’、‘开业大吉’等横幅,顿时无语了!"2月16日,网友"新岛"在浏阳每家每户论坛发帖,引发了不少网友"扔板砖"(2月17日《潇湘晨报》)。  相似文献   
13.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轻轻归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流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这首歌,出自一个80末90后都不太熟悉的台湾歌手,她叫孟庭苇。我问同龄的台湾朋友:"你们知道有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我们提出新时期环境保护具有双重使命:一是改善民生,即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二是优化经济,即环境保护要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现在我们进一步认为,在科学发展观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卢风 《环境教育》2011,(6):30-30
培养幼儿以浪费为耻以节俭为荣的意识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当我们的后代不再继续受物质主义的腐蚀,有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怀时,中华民族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17.
吕春 《环境教育》2010,(2):72-73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懂得树木是人类的良友,就懂得植树造林的益处,知其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许多彪炳史册的名人,更是对植树情有独钟,并留下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与诗文,今天读来仍有春风拂面之感。  相似文献   
18.
陈明 《绿叶》2010,(Z1):198-204
儒学应该而且能够为探索中国道路、塑造中华民族意识、建构中国现代国家形态做出贡献,但我们要对儒学本身进行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阐释与重建,既不能预设其理论本质将其封闭化,也不能预设其实践的有效性将其神化。今天儒学功能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民间具有深厚根基为前提。而这意味着它与社会生活的契合,意味着社会生活对它的选择、熔铸与再造。儒家与现代性是可以共生并存的,回到源头活水,到伦常日用中寻找理论生长点应该是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全修 《绿叶》2010,(12):72-79
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剧是接受革命而不接受改革。痛苦的历史和血的代价告诉我们:成功的改革需要"上下一心,君民同志"。中国30年改革的成功依靠的正是"上下一心,君民同志",而其同志一心就在于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一旦"共同富裕"成为"乌托邦",改革的基础必将丧失殆尽;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气候政治压力。"多难兴邦",作为危机驱动的国家,内外压力之下,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共同富裕就将具有革命性的制度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78,中华民族命运发生转折的元年,在这一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向着伟大复兴的梦想重新出发。一转眼,这一场新的长征已经走过了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