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诚信立业,构建企业诚信服务体系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古往今来商家的立身之本,故有"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之说.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没有信用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2.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8):16-2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劳作,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然而与此同时,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以其全国2%的水资源,承载了全国12%的人口和15%的耕地。从源头到入海口,黄河流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本刊记者近期跟随黄河十年行考察团走访了黄河流域,探查和记录了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及生态保护的现状。  相似文献   
33.
绿色水利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是“青春”、“生命”、“和平”及“安全”的象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滋润,绿色将失去色彩。然而水也是灾害之源。洪涝灾害就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  相似文献   
34.
《环境教育》2007,(10):18-20
"我们重申,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养护生物资源,创建长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明天。"——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上海宣言  相似文献   
35.
蔚蓝的海洋,对人类来说,有种特殊的精神寄托——征服海洋是英雄的行为。600年前,一个明朝官员,乘风破浪,开辟了中华民族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纪元,他就是郑和。中国人是典型的黄色文明大陆性格;勤劳、坚定、踏实、守旧,欧美人是典型的蓝色文明海洋性格:开放、勇敢、不满、开拓。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证明了:具有大陆性格的人中国人一旦放开思维,吸取蓝色文明的开放和不满的精神,就能逐鹿海洋,问鼎世界。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式成立,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国家石油公司,担负起了对外合作和发展中国海洋石油的重任。24年来,通过坚持对外合作与自营并举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使中国海上石油年产量从不足10万吨跃升到2000多万吨(油当量)。逐鹿与问鼎,以安全为起点。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陈壁说:“以安全为切入  相似文献   
3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引领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也将对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国际社会也开始更加关注这一概念。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以联合国会议文件形式认可并支  相似文献   
37.
中国古人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建立了一套相对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救灾机制。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的机制构成,政府通过创立各种制度和措施,以完善救灾机制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38.
李继勇 《绿色视野》2011,(11):66-67
每条河流有每条河流的性格。可想弄清黄河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性格,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好在有了壶口瀑布,让人们有了一窥黄河性格的机会——黄河的性格在壶口被张扬得淋漓尽致。有着“天下黄河一壶收”之誉的壶口瀑布,奏出了万里黄河上最华彩的乐章,还作为黄河最经典的代表,被印在了作为“国家名片”的人民币上(印在第四套人民币50元背面)。  相似文献   
39.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等一系列总的改革目标和要求,涉面之广、变革之深、决心之大,可以说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高瞻远瞩,以改革统揽全局,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未来发展的美好画卷,同时也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不畏时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0.
“科技是动力,科技是活力,科技是民生,科技是未来。”发展科技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让创新人才竞相涌流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强大所需,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