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007年11月签署《京都议定书》以来,澳洲这个减排“插班生”在补上“拉下”的功课上,确实是煞费苦心。根据总理陆克文的承诺,澳将于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00年的水平上减少60%。  相似文献   
22.
低碳经济的政策分析,通常囿于单一国家层面的局部均衡结果,较少考虑到全球整体行动的外部影响,但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立以来的全球一致减排行动,却产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负面效果。本文通过梳理《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全球低碳经济合作中遇到的新挑战,以及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状况,采用制度分析与新古典框架下的市场均衡分析方法,讨论了全球一致减排行动所触发的"绿色悖论"问题。研究发现,造成"绿色悖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合作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京都议定书》及其关键性的附件一,将重点放在如何限制发达工业国的减排设计上,但却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在协议期内有可能出现的增排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污染转移的碳泄漏等问题;另一方面,当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征税、以及对其替代品进行补贴时,将会导致在当前期对于化石能源的加速开采,并可能导致对同时期的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其他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也大幅度加快,造成了在双重加速开采下的全球绿色福利损失以及CO2排放量的急剧升高,化石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到比协议签署前更为严峻,甚至与全球合作减排框架的设计初衷相悖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非全局性的减排公约和分阶段的减排政策,是造成"绿色悖论"现象的重要条件,缺少了大量发展中国家和一些重要工业国的缔约,使得负面的环境外部性难以克服;同时,减排任务和责任有所区别的分阶段设计,会把在未来行动期内可预见到的更高地化石能源使用成本转嫁到当前的行动期,造成短时间内资源与环境的迅速破坏。但本文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最优经济与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是克服"绿色悖论"现象的两条可行路径,且需要有与其相匹配的政府政策的支持。由此,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中国需要加强在国际气候公约中的影响力,提升自身话语权;以碳税政策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制度设计的主要政策工具;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于可再生能源研发进行补贴;根据国情不断优化碳税税率,并适时调整与其相匹配的新能源补贴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3.
姜诚 《环境教育》2014,(9):8-10
正今年9月16日,是第20个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在国内对这个重要环境日的反应几乎是悄无声息的气氛中,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臭氧层保护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建信。胡建信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臭氧层保护研究的专家。自1990年代初以来,他先后参与了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24.
2005年12月7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暨《京都议定书》第1次缔约方大会(COP/MOP1)部长级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来自世界各国的110多位部长和副部长级官员在未来3天里将就启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5.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将商讨《京都议定书》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力图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这次会议决定的碳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担,将时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走向起到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终于在丹麦时间2009年12月19日下午闭幕,初步达成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国际社会对该协议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化作为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对于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已经或正在而且将来会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8.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中都有深刻体现,而这一原则也成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的一个理由.虽然"巴厘岛路线图"中包括了美国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但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仍是美国"严重担心"的问题,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基础地位是否会因此有所动摇这个问题是众所关注的.本文在否定动摇说的基础上肯定了我国加强能源法制建设,积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体现的大国姿态.  相似文献   
29.
观点     
《绿叶》2011,(11):115-117
中方希望德班会议能够在落实巴黎路线图、坎昆协议方面取得全面、公平的结果。我们给德班会议的定位是,它是一个落实的会议,是一个执行的会议,落实就是把坎昆会议达成一系列的共识落到实处,执行就是执行巴黎路线图的授权。实际上德班会议的定位非常重要,既要落实坎昆协议,同时又要解决坎昆协议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其中的关键就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它是巴黎路线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坎昆协议的明确要求。希望在德班能够对《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做出明确安排。  相似文献   
30.
张山 《绿叶》2010,(Z1):80-89
哥本哈根协议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展中国家让步增多,发达国家责任减少,却并不能因之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中国即使签署,西方也会得寸进尺,将中国当作替罪羊,因此,不能签。下一步,中国不能贪图G2虚荣,应该一方面继续尽量为发展中国家争取相对公平的碳排放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必须利用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力量,合纵连横,要求西方尤其是美国深度减排,从而推动气候政治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