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湖南省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根据行业特点和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1+1+6"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实践证明,该模式的成效显著,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显著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7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人的活动,在科学基础及理论基础上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相吻合。因此,结合自然哲学基础对现阶段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及培养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对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深入实施,促进其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将创业管理纳入到教学计划体系,这应该是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出发,探讨了创业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设置的思路,总结出"以培养创业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知识、技能、素养为基础,遵循认知、体验、实践三阶段"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传统"2+1"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环境及人员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造价专业"2+0.5+0.5"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技术路线;经验证,该培养模式对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完善起着推动作用,为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5.
本文基于多年的数学建模实践,分别从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个角度出发,探索了数学建模对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于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建模活动,促进数学建模活动在高职学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的一大支柱产业,其人才需求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国内外软件行业人才培养需求与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我国软件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策略,将有利于我国软件行业的整体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77.
深化园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琼台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建设园校合作平台、多层面联手联动、引领海南学前教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园校一体化合作的具体举措及效果。  相似文献   
78.
高校寝室问题,并不完全在寝室本身,它是高等教育问题的一个典型缩影。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应站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反思。建设文明寝室,确立教育理念、配置资源、构建机制、改进方法、建设校园文化将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为了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良性发展,应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协调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另外,企业应充分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80.
大概是上帝的一个疏忽,她从呱呱落地起,便开始了一系列地灾难:先是被医生预言,随时可能死亡,接着又被奶奶含泪装在一个小纸箱里放到了医院的长椅上,原因是老太太害怕目睹孙女夭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