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41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66篇
综合类   1306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1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研究真实通风工况下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复杂管网内的超压演化规律及高温传播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角联通风管网模型中各个监测点在不同通风条件下对瓦斯爆炸冲击波超压及高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冲击波在角联管网传播过程中产生3个局部高压区域,高温气体主要在左、右通路内传播,斜角联分支内只受到微弱影响;管网入口风流的存在,使得爆炸初期冲击波超压经相同距离传播用时更短,峰值更大,破坏力更强;风流的存在使得管网内高温气体传播状态发生改变,斜角联分支与左通路尾部热量发生积聚,温度峰值更大。  相似文献   
942.
水平燃料床阴燃的传播及其向明火转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燃料床在不同风速下阴燃的传播速度,测量了不同含水量的燃料由阴燃转捩成明火的临界风速。实验结果表明燃料床的不同高度层阴燃发展传播的速度不同,正向阴燃和逆向阴燃的规律也不相同。阴燃转捩成明火的临界风速不但与燃料情况(如含水量等)有关,还与风速增加的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943.
正生态文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在长期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理念、政策、做法。生态文明制度的层次和水平标志着人类治理艺术和技巧的成熟程度,它关系到全人类、全社会、各民族和各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状况和政权运作是否科学和稳定。就一国而言,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进程有赖于社会现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  相似文献   
944.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2~2006年间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数据和气象站点气候数据,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5a来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残差分析法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25a的年植被变化量增加幅度略大于减少幅度,植被覆盖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Ⅰ区和Ⅳ区NDVI值上升最明显(P<0.001),Ⅱ区则呈微弱下降趋势,而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研究区植被和气温、降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17.74%的地区植被与气温呈负相关,而6.84%的地区呈正相关,10.60%的地区植被与降水呈负相关,19.53%的地区则呈正相关,植被与降水正相关面积明显大于植被与气温正相关面积,说明降水是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关键因子;研究区植被残差年际变化显著正相关面积大于显著负相关面积,人类活动对植被建设作用要强于破坏作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正在呈现.  相似文献   
945.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集目标、内容、指标、流程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方法体系的可靠性,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有工矿用地、旅游用地、采石场、农业用地、居民点、其他人工设施和道路7种人类活动类型,人类活动总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60%,以农业用地为主,占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面积的89.41%.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实验区人类活动总面积5554.9hm2、总数量231处,分别占人类活动总面积和总数量的68.65%和58.93%.该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指数为0.000697,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不利于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946.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科技产品的出现,提高人类生活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手机的普及化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时,同时也存在着辐射污染的担忧.  相似文献   
947.
人类活动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景观生态学机制,文章将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人类活动指标、3个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4个景观特征指标与8个生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强度、野生动植物生境景观特征及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上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湿地和农田的景观连续性较低,生物多样性也较低,外来入侵物种丰度较高。这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通过改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景观质量来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本研究还显示,经济发展并非一定对生物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可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48.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2,(11):112-113
联合国报告称人类接触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在加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消息,2012年9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化学品展望》报告称,为了降低全球范围不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政府和相关行业必须采取紧急协调行动。该报告介绍了有害化学品带来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经济负担。由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从发达国家持续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上述风险正在加剧,这是因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网家的预防和管理通常更加薄弱。  相似文献   
949.
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大学生作为直接受影响方,既是危机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其传播者。大学生在突发事件情景下的信息传播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9所高等院校的303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利用离散选择模型识别影响大学生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在传播决策、信息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渠道上的选择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大学生对外进行信息传播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校方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披露程度和对危机的处置措施将影响其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偏好。  相似文献   
950.
如果核设施发生了核临界事故,不仅要迅速做出回应,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应急响应。新的ISO标准—ISO11320:2011《核临界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为措施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标准.将会有效地减轻影响人类健康和安全。生命、财产和环境质量的核临界事故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