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3篇 |
免费 | 175篇 |
国内免费 | 48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92篇 |
废物处理 | 31篇 |
环保管理 | 455篇 |
综合类 | 2002篇 |
基础理论 | 250篇 |
污染及防治 | 150篇 |
评价与监测 | 39篇 |
社会与环境 | 276篇 |
灾害及防治 | 1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215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346篇 |
2013年 | 218篇 |
2012年 | 275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279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64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二噁英及类二噁英物质(dioxin-like compounds,DLCs)是一类高毒性化合物的统称,对其毒理学的研究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已有证据表明,高毒二噁英及DLCs主要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物毒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有机污染物被发现具有类二噁英分子结构并存在潜在生物毒性或活性。与此同时,如何评估二噁英及DLCs对本土生态生物的危害及其风险也受到更多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现的新型二噁英物质、二噁英及DLCs的AhR致毒机制、相应的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AOP)及AOP在指导探索新型物质及物种敏感性方面上的新观点和发现,同时也展望了二噁英及DLCs在生态毒理及风险评估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3.
机体细胞镉摄入离子转运通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是人体非必需金属离子,长期镉暴露易引发镉中毒。机体内没有负责镉转运的特定载体,镉可通过必需金属离子转运载体进入机体细胞。机体内能够转运镉的载体有多种,主要包括铁的转运载体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钙离子通道(电压门控钙通道(VGCC)、瞬时感受器电位(TRP)和钙库调控的钙通道(SOC))以及锌铁调控蛋白ZIP家族中的ZIP8和ZIP14等,且不同的机体细胞镉吸收所需转运载体不同。转运载体对镉离子的转运符合米氏方程,不同载体调节镉吸收的米氏常数Km值不同。机体细胞镉的吸收是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存在着多种转运载体的交互作用,机体细胞可根据环境变化而选择镉的转运载体。对镉的生理毒性,以及细胞镉吸收常用的转运载体类型加以阐述,并分析了不同机体细胞镉吸收的可能转运载体,以期为后续探究机体细胞镉吸收具体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4.
115.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超高压变质带,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是扬子板块 与中朝板块在三叠纪碰撞造山的产物,表现为扬子板块呈北北东向斜向俯冲到中朝板块之下。 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折返机制是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折返速率也随时间推移而变慢。早期阶段 (三叠纪-早侏罗纪)同碰撞期浮力驱动下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在俯冲带内沿道冲-韧性剪 切断裂快速挤侵(extrusio)到地壳层位,折返速率高达4mm/年;中期伴随着巨厚造山带山根的 拆沉,上部发生拉张塌陷,使超高压变质杂岩进一步减压,但折返速率缓慢,~(40)Ar/~(39)Ar年代学显 示117Ma前它们仍处在地壳的较深部;晚期伴随着晚侏罗-早白垩纪花岗质岩浆的上升侵位, 超高压变质杂岩进一步抬升,同时低角度正断层发育,此阶段的折返机制类似于变质核杂岩模 型。整个折返过程中剥蚀一直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气候变化与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达成与主要内容,以及在柏林、日内瓦、京都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先后召开的4 次缔约方会议的结果; 第二部分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CDM) 同《京都议定书》的其他灵活机制的异同,以及CDM 的特点、方法学与技术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了CDM 的前景、影响其成功实施的因素、它可能提供的潜在机遇以及实施中的需求与供给;最后就CDM 的实施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7.
环境保护的机制很多,其中行政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政府的力量是巨大的.行政机制的基本内涵是借助政府的力量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靠市场,环保管理靠政府”,政府应该出面保护环境,这是因为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业,而政府是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代表,所以应该把环境管理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职能.另一方面,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环境保护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如控制大气污染涉及到水利、农业、地质、卫生及有关工业部门;控制噪声污染涉及到公安、民航、交通、建筑、机 相似文献
118.
多溴联苯醚暴露的神经行为效应及其毒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在各类环境介质、生物体和人体中均能检出的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我国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集中于东南部地区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场地。由于PBDEs具有结构稳定性、亲脂性和生物累积性,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PBDEs的发育神经毒性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但其神经行为毒性效应和机制仍需深入研究。行为学效应既是内在神经毒性机制的外在反映,也是推测环境污染物在高级别生物学水平(如种群、群落)影响的最有力试验手段。近年来,基于视频追踪系统技术的商业行为学分析设备迅速发展,使行为学效应测试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具备极大的潜力。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回顾了PBDEs的神经行为毒性效应,包括运动行为、掠食行为和认知行为,并分析了其可能的毒理机制,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9.
石墨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兴非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机械性能、超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的生物相容性,在材料、电子、能源、光学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动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烯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烯毒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及氧化应激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对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烯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