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安全科学   978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451篇
综合类   1975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76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了解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PVA)的机制,通过考察反应过程中COD、BOD5、总有机碳及pH等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研究了聚乙烯醇Fenton氧化降解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当PVA被Fenton试剂氧化时,可生成大量CO2,同时生成酸性中间产物。进一步分析认为,当Fenton试剂中H2O2不足景时PVA氧化的中间产物以醛为主,而当H2O2足量时醛会被继续氧化生成有机酸,最终COD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232.
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9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在pH=7时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15min-EC50)。应用两种理化参数TSA和ELUMO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随取代基团的种类及取代位置不同而不同;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致毒机制中可能有亲电作用发生,毒性可用TSA和ELUMO来联合描述。  相似文献   
233.
引言: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6年6月18日下午1时许,在大连开发区一家大型商场外,一块楼体外三四平方米左右的钢化玻璃幕墙突然从20层高楼坠下,导致16名行走的市民受伤.另据报道2006年7月31日20时30分左右发生在上海,中信泰富大楼突然落下大量的玻璃碎渣,持续一个多小时,造成一对年轻情侣受伤,还砸坏了一辆行驶中的丰田车……,近几年类似这样的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34.
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已经达到21 94个,但在数量、面积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保护区有名无实,成为"纸上公园".因此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对于解决自然保护区的经费问题尤为重要.只有确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才能使自然保护区获得稳定的资金渠道,以保障保护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35.
推动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需求,通过构建EES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ESDA和面板数据模型,测度分析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行政单元EES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EES系统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中度失调型占据发展类型主体,空间上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发展格局,高协调区位于长三角及中西部省会等核心城市;(2)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等级化"特征,协调度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型分布,呈"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内城市协调度整体较高;协调度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下游优于中上游,沿江城市优于非沿江城市;(3)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H-H型集中,冷点区域L-L型较多,局域关联与冷热点空间格局总体表现出沿海优于内陆、下游优于中上游的分异特征;(4)EES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格局是EES子系统发展、自然区位、战略与政策、空间邻近效应等因素综合驱动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6.
为探究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以农业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材料,在400℃下热解碳化制备生物炭,与黏土、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制备生物炭小球。采用ESEM观察、比表面积测定、红外光谱对其表面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对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吸附去除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生物炭小球投加量以及雌激素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颗粒内扩散、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5 min;投加量为1 g、pH为5、初始浓度为2 500μg·L-1时平衡吸附量最大;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机制包括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准二级动力学可较好地描述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过程;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所制备的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7.
重庆市特大旱灾的自然与社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2006年的特大旱灾探讨了2006年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分析了2006年特大旱灾的形成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并提出了今后重庆市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自身易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38.
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测度体系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收敛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8年江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和时空演变分析,构建涵盖环境规制综合指标、技术创新、治理转型、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产业集聚6个维度的网络拓扑结构Tobit模型探究江西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江西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平稳上升,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领域分别是江西各城市绿色发展提升的关键保障和重要短板,大南昌都市圈、赣东北、赣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依次递减的梯度分布;(2)江西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逐渐缩小的空间负相关性,南昌正显著成为热点区域,江西城市绿色发展长期内存在显著收敛趋势;(3)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治理转型、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产业集聚等对江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不同的显著影响,并验证了波特假说。  相似文献   
239.
胥树凡 《环境保护》2007,(20):15-17
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环境监督执法不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监测不适应环境监督执法的需求,表现在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和机制体制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240.
关于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渤海环境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存在如下问题:指导思想上带有传统环境管理痕迹,缺乏统一有效的权威领导机构,配套的政策法规的缺失,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对渤海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渤海环境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使渤海环境保护和教育的广泛参与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