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罗康隆  杨庭硕 《绿叶》2010,(11):53-58
民间传统知识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它具有现代知识不可替代的特性,我们的生态建设需要从中汲取资源。由于民间传统知识本身的各种特征,使得它在直接针对特定环境的生态维护的同时,既能最有效地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还可以长期有效、持续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民间传统知识的多样性使其之间构成了一种制衡格局,从而有利于分散人类社会对地球资源的压力,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  相似文献   
62.
郑也夫 《绿叶》2010,(4):40-43
真正的现实是完全彻底的患难与共——大哲学家怀德海提出的依存哲学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基础,但它找不到一个支点。尊重其他生物并不是自然的天赋.放弃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出自于理性,实质还是人类中心论,这不仅找不到坚实的道德支点.反倒暴露了环保主义者的”囚徒困境”。以往坚硬的东西都没了,需要当代人给当代人去造一个道德,这简直是开玩笑!我们根本造不出一个坚硬的,这就是当代环保的困境。  相似文献   
63.
祝东力 《绿叶》2010,(7):103-109
从孔子提倡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到新中国的“民族识别”政策,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价值观。反观欧洲虽政治上邦国林立,文化上却是均质单一:基督教从异端到正统,都是用血来传播的。今天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在面向过去的同时,也有指向未来的含义:保存人类关于前资本主义或者非资本主义的生产一生活方式的记忆,从而使人类始终保持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生产一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4.
唐方方 《绿叶》2010,(8):25-29
与资源型的传统能源不同,新能源更多地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相关。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比较薄弱.这一方面在于研发体系还不健全.另一方面与缺少产生大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民营投资很灵活.与市场的结合很广泛、紧密,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自身优势。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来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尤其对于人才,要慧眼识珠,给他们平台去施展。  相似文献   
65.
余谋昌 《绿叶》2010,(10):85-85,87-92
中国环境伦理学只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形成自己的环境伦理理论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作用。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建构不能像西方一样走不同学派争论的路,而应朝建立统一、开放、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对西方不同学派的理论进行整合。实践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我们需要通过对社会不同角色、不同阶层人的伦理态度、伦理行为的研究,来制定一套比较和谐的、符合我们社会实际情况的环境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6.
杨通进 《绿叶》2010,(10):93-99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光靠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的环境伦理学要有一种使命感,既要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培养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也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设定.并为新的国际制度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和价值引导。我们不能把环境伦理学仅仅理解为伦理学的一个小分支或者是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应用,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使整个伦理学具有环境视野和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67.
<正>那家的土屋前,石榴树已燃起朵朵红光。"满院的石榴花,一朵朵红似火,一队队骆驼,从我门前走过。有一个黑小伙,他拉着骆驼,为何,他的一双眼睛只瞧我,只瞧我——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68.
雪女 《绿色视野》2010,(6):55-57
<正>一进入腊月,长江中下游南岸东至县的石城、张溪、木塔、高山、洋湖、官港等乡镇的20多个家族突然繁忙起来,各家各户择吉日举行鸣炮仪式,将架在祠堂或房梁上的"灯头"郑重地"请"下来,然  相似文献   
69.
张蒙 《环境教育》2010,(4):62-64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等的知识之库。其内容包罗万象。让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来一窥这座知识宝库吧!  相似文献   
70.
当前大学生存在着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弱化的现象,迫切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锤炼正确的心态、陶冶良好的性情并提升睿智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