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2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964篇
安全科学   1391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1911篇
综合类   5877篇
基础理论   758篇
污染及防治   447篇
评价与监测   303篇
社会与环境   714篇
灾害及防治   32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837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探讨了天然水体中存在的腐殖酸(HA)可见光降解水中阿特拉津的动力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对HA可见光降解阿特拉津具有明显影响,水中HA质量浓度为5.0mg/L时,pH为3、5、7、9的条件下,受可见光照6.00h后阿特拉津(初始质量浓度5mg/L)的去除率分别为75.5%、77.3%、91.7%、84.9%,中性条件下阿特拉津可见光降解效果最佳;当HA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5.0、10.0mg/L时,HA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可见光降解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337 0、0.361 4、0.445 4、0.314 6h-1,HA为5.0mg/L时阿特拉津的可见光降解效果最佳。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优化HA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比值,发挥HA促进阿特拉津可见光降解的最佳效能。  相似文献   
952.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中国大面积频发,PM_(2.5)已经成为中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对中国近年来PM_(2.5)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了城市大气及室内环境中PM_(2.5)的来源,阐述了PM_(2.5)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及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介绍了室内外关于PM_(2.5)的相关性指标以及PM_(2.5)控制的最新技术等,最后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53.
为考察土壤渗透性改良后的径流污染削减效果和去除规律,以上海浦东某已建居住社区绿地土壤特性为样本,采用中粗砂和沸石进行渗透性改良并开展径流污染削减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后土壤渗透性能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截留和净化污染物作用;通过土壤成分、污染负荷、流量负荷和渗滤深度对COD、TN、TP和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不同径流污染特征下可采用不同的土壤渗透性改良方案,实现对特征污染物更有效的削减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改良城市居住社区绿地土壤渗透性,缓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4.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大气污染跨界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近地面和边界层顶气象流场及该区域大气污染长距离输送产生的跨界环境影响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近地面和边界层顶的流场总体上为西北向东南流动,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可能影响的区域主要为华中地区;区域冷空气的活动对其大气污染物的清除起重要作用;通过CALPUFF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区域SO2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明显大于NO2,在区域内部存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区域,但未对区外造成显著跨界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55.
ABR反应器的两种快速启动方法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ABR反应器的启动是ABR反应器能否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更好地实现ABR反应器的启动,提出了通过2种不同启动方法的对比,即1#反应器采用好氧预挂膜的方法,2#反应器采用低负荷启动法,得出的结论为,好氧预挂膜启动法的启动时间短,COD去除率高,出水pH稳定,颗粒状污泥生长情况较好,是一种可推广的启动方法。  相似文献   
956.
高锰酸钾降解地下水中PCE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璐  杨琦  尚海涛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355-1359
以氯代有机污染物中常见的PCE为目标污染物,以自制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采用批实验方法,探讨了高锰酸钾降解PCE的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以及反应机理。反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降解PCE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E为57.119 kJ/mol,在30℃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0076 min-1,半衰期为91.20 min。在pH在3~10,离子强度在0~0.1030 mol/L之间变化时,反应速率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7.
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光催化气体反应器体系,以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作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模拟降解室内污染气体甲醛,测试了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探讨了紫外光光强、催化剂的酸度、反应器内湿度及反应时间等控制反应的主要因素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与TiO2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对甲醛的降解效果;紫外光强增倍对甲醛降解率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仅为11.71%;活性炭纤维用pH=5的TiO2溶胶浸泡做催化剂对甲醛的降解效果最好,60 min内降解率达到68.37%;反应器内的湿度为81%甲醛降解率最高,反应60 min后达82.2%;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甲醛降解率的上升幅度不断减小,最高只能达到94.59%。  相似文献   
958.
强化生物通风修复过程中柴油衰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生物通风技术对于修复因地下储油罐泄漏引起的土壤污染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柴油泄漏污染土壤,从土柱中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剖面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及降解模式角度,分析了其自然衰减和强化生物通风过程。结果表明:初始柴油浓度直接影响着各柱在自然衰减和强化生物通风过程中柱内的残余TPH平衡分布曲线的形状和浓度峰值位置;在前期自然衰减过程中(约1个月),当土壤中的柴油浓度为5 000~40 000 mg油/kg土时,整个柱内T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力扩散迁移的结果;当土壤中的柴油浓度≤5 000 mg油/kg土时,其TPH的变化不仅是重力扩散迁移作用的结果,生物降解作用也存在;通风约2个月后,抽提作用对于保持土柱上部柴油浓度稳定变化的意义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59.
对水敏感性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咸淡水界面水敏感性机理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在非反应性微粒的释放迁移、反应性微粒的膨胀和絮凝作用与胶体吸附架桥作用下多孔介质中微粒物质的释放、膨胀、迁移、重沉积等引起的孔喉阻塞是导致水敏感性的机理所在;临界盐浓度、临界盐浓度变化率、临界离子强度、一临界流速和pH值是水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水敏感性的研究对防止海水入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0.
汶川地震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汶川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对该区域分布的大量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威胁,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本文在对受灾省份自然保护区损失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灾区自然保护区基础状况,分析比较震前和震后生态环境变化,调查地震造成的自然保护区损失情况,分析了面临的生态风险,并相应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