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467篇
综合类   1172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4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以白银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并以白银市为例,利用综合评价值法广告牌了白银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然后用特尔斐法对白银市的接续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选择结果比较符合白银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52.
不良嗜好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它吞噬我们的资源,控制我们的行动,它使我们罔顾事实,对行动后果熟视无睹.目前,对碳的危险嗜好正在控制着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253.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碳管理,量化碳排放”是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是从企业低碳战略的制定,到企业低碳发展的改进和完善,最终达成企业低碳实务。企业的低碳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低碳认证的保驾护航,低碳认证可以帮助企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正视碳挑战、化解碳压力、迎接碳机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54.
面对全球日益兴起的“低碳经济”理念,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契机。低碳产品认证是推进中国低碳经济走向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借鉴国外低碳产品认证的经验,提出应从关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效应、选择适合的产品类型、逐渐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等方面提升和推动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5.
因应经济增速的变化,2012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定位为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进”指的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考核GDP质量,采用什么途径提高增长质量,如何引导产业绿色转型,重压期的节能减排需要怎样的市场机制,带着以上问题,本刊记者在2012年两会现场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  相似文献   
256.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2,(6):71-71
中国计划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30%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并计划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超过30%。财政部联合住建部在近日公布的一份文件中称,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57.
刘平养  李东轩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921-4928
电子商务在农村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其作用路径和环境效应有待检验.以上海市青浦区为典型案例,利用264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IV-ordered Probit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法,研究了"电子商务+农业"模式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的引入具有显著的农民增收效应,但主要以产量扩大型传导机制为主,反而加剧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效应.电子商务并非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其贡献率仅为12%;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相应的夏普利分解贡献了达到31%和25%.这表明当前的"电子商务+农业"模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相应的规制和引导,实现从产量驱动阶段向质量驱动阶段转型.  相似文献   
258.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中游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其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运用SBM分析方法测算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荆襄宜城市带、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及其所包含的28个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对各城市及各城市群之间绿色低碳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对比,再利用绝对收敛检验,通过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可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低碳效率是显著发散的,从而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低碳弱协同发展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9.
低碳社区建设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400多个社区开展了低碳社区建设。然而,我国社区低碳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还属空白,低碳社区建设缺乏依据,亟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综述和借鉴低碳相关试点工作的评价体系、国外低碳社区指标体系实践、低碳社区评价体系的国内研究、我国社区层面相关评价体系实践和我国其他考评体系实践等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定了低碳理念、低碳建设、低碳绩效和低碳创新的指标框架,遴选了32个指标,提出了一套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低碳社区的评价方法,研究还用社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和完善,并针对如何将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应用到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0.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建设低碳城市逐渐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选择。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以及国内能源产业的转型需求促进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2010年起我国已陆续开展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落实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缺少约束性和科学性、政策执行主体权责不匹配、政策内容过于宽泛、缺少专项资金保障以及对应的政策评价体系。为此提出要量化低碳城市试点的发展目标并增加其约束性;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纳入生态文明体制中,重新定位,配套对应体制机制;构建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政策评价标准并建立试点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