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安全科学   1783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347篇
综合类   1536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190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通过絮凝-厌氧-好氧-煤渣吸附工艺实验对造纸废水在实验室进行处理,得到了一些基本的运行参数.实验中比较了几种常见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煤渣对好氧出水色度的处理效果,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用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联合做絮凝剂、厌氧水力停留时间3 d、好氧曝气5 h、煤渣吸附2 h,废水ρ(COD)从7 262 mg·L-1降至200 mg·L-1以下,COD总去除率达97.2%,色度从5 000倍降至50倍,色度总去除率达99%,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82.
铬渣的细菌解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从铬渣堆埋场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的高效还原Cr(Ⅵ)的Ch-1菌进行细菌浸出的摇瓶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液固比,温度,初始pH值情况下浸出液的pH值变化,Cr(Ⅵ)浓度变化及浸出过程铬渣中六价铬的浸出率变化和最终渣浸出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作用下,浸出液Cr(Ⅵ)浓度均能解毒为0ppm,同时,浸出液pH值降低到8~9之间, 细菌浸出渣毒性降低到0.05ppm以下,远低于GB5085.3-1996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1.5ppm.同时,渣中的Cr(Ⅵ)也大部分被有效浸出后还原为Cr(Ⅲ) 沉淀.特别是在液固比10:1,温度28℃,初始pH=10.0的条件下,铬渣中六价铬浸出率达到了95.43%,同时浸出液pH值=8.20,Cr(Ⅵ)浓度为0ppm,浸出渣浸出毒性0.007 ppm,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883.
催化柴油加氢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对硫,氮,芳烃含量较高的劣质催化裂化柴油(PCC-LCO)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并且能够保主柴油馏分的收率大于95v%.  相似文献   
884.
本通过实例介绍以电除尘器为主体的石灰立窑烟气除尘系统、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运行条件的控制。该除尘系统解决了石灰立窑烟气除尘的主要技术问题,除尘后烟气含尘浓度在20mg/m^3以下,满足了烟气回收CO2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5.
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果园景观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发所形成新的人工环境条件下的气候和土壤等因子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了以观赏为主的果园观生态建设。通过对所载植果树和其它乔灌木的观测研究,筛选出了适宜于排土场生长的杏树、苹果梨、123苹果、山桃等果树品种,以及油松、旱柳、榆树、沙棘、玫瑰和先辈乔灌木品种,完成了排土场的景观生态建设工作,为矿区大面积土地复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6.
本文对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预处理过程中所用磷酸的质量,吸收液与显色剂的配制时间,室温与吸收液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等进行了较详细研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对废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理想。可使回收率达到92%~99%  相似文献   
887.
Because the lack of detailed study of biological decolorization in high salt dye wastewater,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n high-salinity dye wastewat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alt-tolerant bacteria, which i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salinity colored wastewater. Simulated wastewater containing 5-150 g/L salt (NaCI) and 50-2000 mg/L Reactive Brilliant Red K-2BP was treated with three salt-tolerant mixed cultures (CAS, TAS, DSAS), which were under a gradually acclimated proced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s of salt and dye, the decolorization became low. The abilities of decolorization of dyes wastewater by three mixed cultures (CAS, TAS, DSAS) were studied, CAS and DSAS mixed cultures showed more a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salinity colored wastewater than TAS mixed cultur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might be a simple process for the high salt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lants.  相似文献   
888.
宁蒗地区铜厂河铜矿系喜山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 ,其主要含矿、赋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 (P2 β)与黑泥哨组 (P2h)玄武岩系 ,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矿区NWW向F1断裂为阻矿构造 ,铜矿化均产于其下盘 (南盘 ) ;NE向F2 、F3 断裂将本区分成三个不同矿化特征的矿段。通过对矿区铜矿的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 ,建立了铜厂河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89.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紫荆  王中琪  邓莉娟 《环境科技》2007,20(1):29-30,33
在研究铁屑内电解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各工艺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找出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显示,当pH值为4,反应时间为20min,铁屑用量为1.6%,铁炭比为1.5∶1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在90.4%和92.4%左右.  相似文献   
890.
以金属离子络合滴定-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测定得出湘江底泥、灵石风化煤和德都泥炭3种腐植酸分别与Pb、Cd的络合稳定常数、络合容量和分子量3个参数.并探讨了可能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