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氨三乙酸(NTA)强化和改善零价铁/过一硫酸盐(Fe0/PMS)体系降解水中偶氮染料的氧化效能,以橙黄G (OG)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NTA强化Fe0/PMS (NTA/Fe0/PMS)体系中OG的降解效果和NTA的强化作用机制,并考察了NTA、Fe0、PMS等主要反应物浓度和水中常见的共存物质对OG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TA能够强化Fe0/PMS体系降解OG的氧化效能,且初始pH值对其强化作用有显著影响.中性(pH=7)和酸性(pH=3)条件下,NTA/Fe0/PMS体系去除OG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较Fe0/PMS体系提高了31.3倍和5.5倍;增加NTA、Fe0和PMS浓度有助于OG的降解,但NTA超过8mmol/L或PMS超过1.0mmol/L时出现抑制现象;水质背景中,Cl-的存在促进了OG的降解,HCO3-、H2PO4-和腐殖酸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NTA/Fe0/PMS体系中,主导的活性物种为Fe0界面产生的SO4·-和·OH,界面作用和均相作用对OG的降解分别贡献了约83.2%和16.8%;加入NTA后,体系中生成的Fe3+/Fe2+能与其迅速形成络合物,既缓解了Fe0表面钝化层的形成,促进Fe0界面对PMS的直接活化,又提高了溶液中溶解性铁的浓度,促进均相作用对PMS的活化分解,使NTA/Fe0/PMS体系降解OG的氧化效能得到强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2.
The amidoximated polyacrylonitrile (PAN) fiber Fe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and used as the heterogeneous Fenton catalyst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28 anionic water soluble azo dyes in water under visible irradiatio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method was employed to develop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hip (QSPR) model equations for the decolo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azo dyes. Moreover,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QSPR model equations was assessed using Leave-one-out (LOO) and cross-validation (CV) methods. Additionally, the effect of Fe content of catalyst and the sodium chloride in water on QSPR model equat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terogeneous photo-Fenton degradation of the azo dy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a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midoximated PAN fiber Fe complex. The QSPR model equations for the dye decolo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wer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using MLR technique. MW/S (molecular weight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 sulphonate groups) and NN=N (the number of azo linkage)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ing factor for the dye degrad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MW/S or NN=N and degradation percentage or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removal. Moreover, LOO and CV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obtained QSPR model equations have the better prediction ability. The variation in Fe content of catalyst and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hloride did not alter the nature of the QSPR model equations.  相似文献   
103.
以酸性大红、中性枣红、阳离子红、活性黑5四种模拟印染废水开展O3氧化偶氮染料的效果研究.实验中发现O3对染料具有非常好的脱色效果,30 min后除中性枣红外其他三种染料脱色率接近100%,但是单独O3的TOC去除率不高.光谱扫描表明,处理后染料的特征吸收峰很快消失,而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变化很小,推测O3氧化以直接氧化为主,打开了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但并未将染料分子彻底氧化.还应加强O3氧化能力、彻底矿化去除污染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综述了采用电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的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及纳米氧化亚铜在光催化降解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电化学制备工艺和催化降解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以后的研究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5.
内电解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佳慧  龚文琪 《化工环保》2007,27(2):149-151
采用内电解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铸铁铁屑加入量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酸性反应pH,再次是碱性反应pH,最后是碱性反应时间。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铸铁铁屑加入量10g,酸性反应pH2.0,碱性反应pH7.0,碱性反应时间10min。此条件下脱色率达98.89%。铸铁铁屑使用6次后对废水的脱色率明显下降,将使用6次后的铸铁铁屑活化,活化后废水脱色率由86.80%提高至93.83%。  相似文献   
106.
电化学在线制备高铁氧化脱色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染料废水自身的碱度为电化学在线制备高铁提供了碱性环境,研究高铁氧化酸性红B.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投加量为10g,电流强度为1A,连续搅拌的条件下,酸性红B在3h后的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增大酸性红B的初始浓度,脱色去除率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但高铁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量相对增大,高铁在线脱色酸性红B的化学氧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同时,根据UV—Vis谱图和模拟电极反应进程对电化学生成高铁氧化酸性红B的降解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细菌偶氮还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菌偶氮还原是在细菌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偶氮复合物分解为芳香氨的过程,多种细菌都具有偶氮还原功能.有氧条件下细菌的偶氮还原是在特异性的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完成的,对氧气不敏感.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偶氮还原是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由一些氧化还原中间体作为电子穿梭体与偶氮复合物作用的非特性的还原过程.电子穿梭体与偶氮复合物作用是一个纯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其中偶氮复合物作为电子受体接受电子.厌氧偶氮还原是细菌偶氮还原的主要形式.偶氮还原在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系统和偶氮水溶胶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图2表1参45  相似文献   
108.
青霉菌P-93对偶氮染料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和酸性黑(ATT)有较强脱色能力的青霉菌P-93(Penicilliumsp.P-93)。该菌以GR和ATT作为唯一C源和唯一N源均能生长。P-93在pH4.0─8.0的范围内对ATT的脱色率都在80%以上,在28-37℃的温度范围内对GR和ATT的脱色率也都超过80%。对降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对GR和ATT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487.1nm,486.2nm和596.5nm)明显消失,而在紫外区的光吸收有所加强。P-93中降解GR和ATT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其生物合成不受染料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9.
一株红假单胞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bacer sphaeroides YB)缺氧情况下对数种偶氮染料的24h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结构相对简单的偶氮染料较容易脱色。研究了外加碳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该菌生长以及脱色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脱色条件为:光照缺氧、蛋白胨作碳源、温度35~40℃、pH=7~8。  相似文献   
110.
青霉菌P—93对偶氮染料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和酸性黑(ATT)有较强脱色能力的青霉菌P-93。该菌以GR和ATT人微言轻唯一C源和唯一N源均能生长。P-93在pH4.0-8.0的范围内对ATT的脱色率都在80%以上,在28-37℃的温度范围内对GR和ATT的脱色率也都超过80%。对降解产物的紫外一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对GR和ATT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487.1nm,48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