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二氧化钛催化下的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光解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中压汞灯作光源,研究了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CDDs,包括CDD,DCDD,PeCDD和OCDD)在二氧化钛催化下的光解反应,并讨论了二氧化钛浓度、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取代氯原子数目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钛能有效地催化CDDs的光降解,在室温下,4h内DCDD,PeCDD,OCDD分别降解了87.2%,84.6%,91.2%,反应温度和二氧化钛浓度是控制该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2.
紫外光照下盐酸环丙沙星的光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重点考察了盐酸环丙沙星初始浓度、硝酸铅、硝酸镉、氯化铅、氯化镉等重金属盐对盐酸环丙沙星光降解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环丙沙星无降解;紫外光照可以有效去除环丙沙星,且环丙沙星的光降解速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硝酸铅和硝酸镉(除0.006 mmol·L~(-1)体系外)可以促进环丙沙星的光降解,且随摩尔比的增大(即硝酸盐浓度的降低),环丙沙星的半衰期逐渐增大;随着摩尔比的增大(即氯化盐浓度的降低),氯化铅和氯化镉先促进后抑制环丙沙星的光降解.  相似文献   
223.
天然太阳辐射作用下冰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的光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爽  王超  马溪平  刘强  景逵  艾娇  李丽丹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098-3106
利用XAD树脂对沈阳市细河河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分级分离.按照DOM在XAD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将其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研究了天然太阳辐射作用下冰体中DOM组分的光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太阳辐射作用下,冰体中的5种DOM组分均会发生光降解,其中HPO-A的光降解程度最高.光照80 h后,冰体中HPO-A、HPO-N、TPI-A、TPI-N和HPI的UV-254去除率分别为43.4%、44.15%、45.9%、55.0%和58.8%.光降解作用对冰体中的荧光物质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除了HPO-A中的类芳香族蛋白质荧光物质(Ⅰ)之外,DOM组分中的各类荧光物质的光降解程度均高于以DOC表征的整体有机物的光降解程度.光降解对DOM组分中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类腐殖酸荧光物质的去除效果优于对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物质和类芳香族蛋白质荧光物质的去除效果.在冰体中DOM组分的光降解过程中,既发生THMs前体物的去除,也发生THMs前体物的生成.光降解使HPO-A中THMs前体物的量减少,使TPI-N中THMs前体物的量增加,而其他3种组分中THMs前体物的量的变化与光照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24.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手段,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涪江(FJ)、嘉陵江(JLJ)及两江交汇处(FJ-JLJ)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太阳辐照下的光漂白过程.结果表明,在夏季短期太阳辐射作用下,所有样品的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浓度[a(280)]和荧光峰A、C、M、T均发生了较明显光漂白,降解程度大小顺序为JLJ>FJ-JLJ>FJ.3个采样河段DOM光漂白性质因采样水域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江水汇合的稀释作用等影响而存在一定差异.以森林系统为陆源输入的JLJ样本光漂白活性最高,城市输入占主导的FJ最低,两江汇合样本居中.DOM经日光辐照后,光谱斜率S和吸光度比值A250/A350增大,腐殖化指数HIX减小,它们可作为光漂白过程中DOM性质变化指标.光漂白过程中,几乎所有样本呈现出陆源特征向自生源特征转化的趋势,尤其IT/IC先降低后显著增加,因此光漂白过程可能会夸大DOM的内源贡献,同时对利用IT/IC评估水体人为影响程度时产生干扰.另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参数在评估DOM光漂白过程中结构组分变化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采用两种互补的光谱手段对DOM地化特征进行辨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5.
水体中2,6-二溴酚光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酚是一类天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进一步研究溴酚在水体中的光化学行为,该研究以2,6-二溴酚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了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水体中的光降解,并考察初始浓度、pH值、Fe(Ⅲ)及NO2-等因素对降解速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2,6-二溴酚能够快速发生降解反应。其中,光降解速率随初始浓度的降低及pH值的增加而增大,并且Fe(Ⅲ)或NO2-的存在能显著提高2,6-二溴酚的光降解速率。同时,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TOF-MS对2,6-二溴酚光解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2,6-二溴酚经过光化学降解,主产物为一种单溴代二羟基苯。  相似文献   
226.
布洛芬和双氯芬酸在不同构型人工湿地中的去除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酸性药物中选取常用的布洛芬和双氯芬酸为典型对象,研究其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行为,探讨不同工艺、有无植物、不同季节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因素对二者的去除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布洛芬在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湿地中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显著高于表面流湿地(26%),而双氯芬酸在表面流湿地中的平均去除率(58%)则显著高于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湿地(分别为49%和43%).植物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布洛芬的去除率,对双氯芬酸的去除则无显著影响.配对样品t检验发现两种药物在夏季与秋季的去除效率无显著差异.双氯芬酸的去除效率与DO值、COD的去除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布洛芬的去除效率与基质中好氧脱氢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可能表明,布洛芬在湿地中主要通过好氧降解去除,双氯芬酸在湿地中的主要去除途径为光降解和厌氧降解.  相似文献   
227.
采用XAD-8树脂分组方法,将富里酸分为:pH4.8、pH7.0、pH11.0、水和乙醇组分,初步探讨富里酸不同组分对菲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的富里酸组分对菲的光降解影响越大;不同组分也具有不同表现,表现在pH4.8、pH7.0组分中菲的光降解速率比水与乙醇组分中菲的光降解速率大;进一步采用分子探针手段分析显示,各组分诱导产生的单线态氧(~1O_2)和羟基自由基(·OH)对菲光降解均起到作用.从富里酸各组分的紫外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可以看出,pH4.8、pH7.0组分相对于其他组分含有更多的羧基成分,含氧量更高,这两个组分在光解时能够产生更多的·OH与~1O_2,而这两种物质能促进菲的光降解.  相似文献   
228.
《环境保护科学》2017,(6):49-54
在模拟日光辐射下,文章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在H_2O_2溶液和Fe(Ⅲ)-H_2O_2溶液体系中的光降解现象,探讨了光照距离、H_2O_2浓度、Fe(Ⅲ)浓度等对NP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NP直接光降解率较低,10mg/LNP光照240min降解率仅为4.2%;加入H_2O_2对NP光降解起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H_2O_2浓度增加,降解率增大,H_2O_2浓度为1.0mmol/L时,NP降解率达到70.5%;Fe(Ⅲ)对NP在H_2O_2体系中光解起协同作用,随Fe(Ⅲ)浓度增大,降解率增大,当Fe(Ⅲ)浓度为1.0mmol/L时,NP的降解率达到90.2%。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NP光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相关系数大于0.987。  相似文献   
229.
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形成不同大小的胶束为模板,在室温下碱性沉淀制备出多孔性的氧化亚铜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以甲基橙和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评价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所制备氧化亚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分子量35000的Cu2O对30 mg/L甲基橙催化降解效果最好,40 min达91.49%;添加分子量为200的Cu2O降解30 mg/L的刚果红30 min暗反应后,吸附降解率达95.11%;添加分子量3 5000的Cu2O循环使用4次降解率保持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230.
三氯生在水环境中可能会发生以光降解为主的环境转化,其产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生态与健康风险。本文通过液质联用的分析手段分析了三氯生在模拟天然水体中光降解的产物,发现其经自然光照后主要发生醚键断裂形成氯酚、脱氯生成4,4’-二氯-2-羟基二苯醚以及光聚合形成二聚体。研究的结果对揭示天然水体中的三氯生的环境转化途径以及评价其生态与健康风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