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2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龙凤娇  罗小锋 《灾害学》2014,(4):204-208
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揭示旱灾成灾机理和灾害风险机制的关键,从农户家庭的微观视角出发,以西南地区的210户受灾农户的调查为基础,采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由农户家庭特征整合而成的五大农户生计资产对农户家庭的旱灾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然、人力、金融、物质资产对农户家庭的旱灾脆弱性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自然、人力和金融资产对农户家庭旱灾脆弱性有显著负效应,而物质资产与农户家庭旱灾脆弱性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今年1月12日至16日,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又一次亲临万千气象的八闽红土地.在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等陪同下,总书记踏足八闽,入乡村访农户,走企业问社区,心系民众情牵民生.视察期间,总书记更是关心安全,他殷切寄语福建干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3.
边境地区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性,参与旅游是边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基于SLA框架,构建旅游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模型测评旅游脱贫户生计水平,并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提出其可持续生计路径。结果发现:(1)边境地区旅游脱贫户处于维持基本生计级别,离生计可持续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除人均住宅面积外,其他指标均成为旅游脱贫户生计可持续的桎梏。(2)基于五大生计资本,可将边境地区旅游脱贫户分为明星、金牛、金象和潜力4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旅游脱贫户可通过不同路径实现可持续生计。其中:明星区域的旅游脱贫户以“脱贫户主导,政府配合,企业支持”为路径;金牛区域以“政府主导,脱贫户参与,企业合作”为路径;金象区域以“政府主导,脱贫户参与,企业协同”为路径;潜力区域以“政府帮扶,脱贫户配合,企业援助”为路径。  相似文献   
44.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带来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矿区农户承担着较大的外部成本。论文以矿区耕地损害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农户认知和接受补偿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测算基于农户意愿下的补偿额度。结果表明:①调查结果显示,69.19%的农户因煤矿开采失去一部分耕地,49.19%的农户表示耕地质量降低,95.14%的农户认为居住环境遭到破坏,93.51%的农户认为采矿破坏了耕种文化传承;②实证结果表明,庞庄、垞城、柳新煤矿周边农户每年接受最低补偿分别为34 780.80、36 506.85和35 397.60元/hm2,其中经济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12 731.10、18 982.80、11 230.95元/(hm2·a),社会保障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11 782.35、10 777.95、12 765.00元/(hm2·a),生态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7 277.10、4 282.35、7 306.05元/(hm2·a),文化传承损害受偿意愿分别为2 990.25、2 463.75和4 095.6元/(hm2·a);③对比分析发现,当前政策下矿区耕地损害补偿额度一般在9 458.70~15 764.40元/(hm2·a)之间,明显低于基于农户意愿下的补偿额度,并且56.76%的农户表示不接受一次性补偿。以上结果能够为矿区生态补偿和政策创新提供决策依据和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45.
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缺陷,即人居环境研究的"城市主义"倾向明显,忽视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分析了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多维视角,即基于农户空间行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与发展模式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基于"3S"技术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46.
关天经济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流转是现阶段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关天经济区622份调查问卷,建立了农地流转的农户模型,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了交易成本认知和农户禀赋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转出)、农地流转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关天经济区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样本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仅为23%,农地流转率均值为11%;(2)流转价格了解程度、农地流转组织形式、农地流转合约期限和对外交通便利情况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农地流转决策,而农地流转率仅受流转价格了解程度和农地流转契约形式影响;(3)劳动力和土地禀赋正向影响农户转出土地,农地流转率随农业生产能力增强而降低;(4)文化程度与农户是否参与农地流转、农地流转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天水的农户相比,关中地区的农户更倾向于参与农地流转。因此,要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提升农地流转率,首先要加强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整体认知水平,增强农户农地流转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其次,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加快农地确权颁证,提升农户产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再次,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市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信号生成机制和传递功能,降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第四,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农户土地、劳动力的利用程度,提升农户农业生产能力,避免农户在农地流转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行为;最后,建立有效的农地"经营权退出机制",将束缚在农业生产上的低效劳动力和土地释放出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7.
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显示出,我国农户总体上表现出的技术采用偏好与国家的宏观技术取向存在着较大差异,缩小差异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农户技术采用偏好,以及二者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农户采用行为规律,提出了缩小这上差异的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48.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京山县刘家岭村50个农户进行了生态系统类型数值分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村农户生态系统可分为农-牧业型、果-农-牧业型和渔-农-牧业型三类,与全村338个农户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9.
作为化肥施用的决策主体,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受内在感知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系统分析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苹果种植户680份实地调研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实证分析了内在感知和外部环境对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的影响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绿色施肥技术的采纳决策存在“高意愿、低行动”现象,且平均采纳程度不高;(2)技术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经济价值对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明显大于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3)表征外部环境的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决策,生态补偿对其采纳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激励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加大绿色施肥技术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户采纳绿色施肥技术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0.
从耕地资源价值出发,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和潜江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得到孝感市和潜江市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分别为1 449 695.76、1 784 296.17元/hm~2;农户所期望得到的耕地损失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出来的理论值,两市农户对耕地损失的平均受偿意愿额度为336 197.95元/hm~2,可以农户受偿意愿为主、耕地农业生产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为辅,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标准;受教育程度对补偿标准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农地整理事业的认知程度,进而促进我国农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土地权属调整是解决农户耕地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农地整理项目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需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并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土地权属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