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2篇 |
免费 | 548篇 |
国内免费 | 5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0篇 |
废物处理 | 85篇 |
环保管理 | 609篇 |
综合类 | 4752篇 |
基础理论 | 417篇 |
污染及防治 | 434篇 |
评价与监测 | 1233篇 |
社会与环境 | 140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138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295篇 |
2011年 | 285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261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42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272篇 |
2003年 | 274篇 |
2002年 | 284篇 |
2001年 | 265篇 |
2000年 | 283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307篇 |
1997年 | 226篇 |
1996年 | 198篇 |
1995年 | 272篇 |
1994年 | 220篇 |
1993年 | 165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21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422.
采用间隔流动注射的方法对水质中的氰化物进行检测。通过选择合适的锌盐和关闭的紫外灯,将总氰模块应用于易释放氰化物的检测。结果表明,仪器测定的总氰和易释放氰化物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均满足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23.
424.
通过问卷对淮河流域干流、沙颍河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沿河居住的农民、渔民和城市居民.结果显示,评估期内(2005-2010年)淮河水质没有明显改善,不同河段水质现状差异较大.沙河和淮河干流中游下段蚌埠闸、五河等断面和洪泽湖水质较好,满足游泳或水产养殖功能,颍河和淮河干流中游上段王家坝、润河集、鲁台子等断面水质较差,仅能满足灌溉功能;颍河上游、淮河干流中游下段水质好转,颍河下游、淮河干流中游上段水质恶化;淮河生态仍在恶化中,水生动植物持续减少,河畔林减少;部分居民因水质恶劣发生取水困难;渔业生产也遭受严重损失,淮河下游著名渔场——洪泽湖渔场仍面临水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425.
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浆造纸废水灌溉芦苇湿地为题,通过对污灌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研究了造纸废水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影响,为资源化利用造纸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制度,而水质监测则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我国现行相关法律为背景,对我国水质监测的技术依据-水质标准的制定权进行了考察,认为应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制定,而监测权则应由环保部门专门行使,这是决策民主化和执行单一化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文章还指出了水质监测中法律责任机制的缺失,并提出了予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7.
广东中山横栏六沙水质氨氮监测使用的是澳大利亚格林斯潘公司Aqualab水质监测系统,在周核查和月比对中[1]发现氨氮的自动测量值连续偏低,经过分析[2],找出导致氨氮测量值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3]. 相似文献
428.
基于GIS空间插值方法的长湖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各插值方法选择后取反距离加权法与克立格法对长湖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水域水质处于Ⅴ类和劣Ⅴ类,只有主要出水口习家口和刘岺闸附近的部分水域的水质可以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同时发现反距离加权法与克立格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克立格法优于反距离加权法,这两种方法评价湖泊水质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9.
中石化茂名乙烯公司各装置工业废水、清净废水通过12#线、11#线排入净化水车间处理后排海.在正常情况下,净化水车间12#线、11#线入口处水质油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00 mg/L和 7 mg/L.当水质油测定结果异常时,预示装置存在非正常排放,建立各装置原料、产品、特征污染因子谱图与现场废水谱图对比,可判断污油的来源. 相似文献
430.
利用集对分析一联系数理论方法对3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该理论运用于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出水质量的动态管理,实例研究表明方法可行,且具有计算简单、易于普及应用的优点.该思路可推广到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