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安全科学   28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263篇
基础理论   289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资源开发已然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话题。而若是未能重视资源开发合理性与适宜性,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探究了新形势下治理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2.
高艳荣 《环境与发展》2020,(2):232-232,234
环境检测人员培训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有效评价和记录归档五个方面探讨了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工作流程,以确保机构行之有效地开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03.
尹金珠  荆瑞英 《环境与发展》2020,(4):116-116,118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持久性等特点,已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本文在全面了解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纳米多孔磁性螯合材料用于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新技术进行展望与探索研究,为国内这一领域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范围内采集农田表层土壤样品91个,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SPs)的含量和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比较了大田土壤和大棚土壤中该类农药含量的差异,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总含量(∑_7SPs)范围在0.01—88.51μg·kg~(-1)之间,均值为5.65μg·kg~(-1).与国内其他地区农田土壤相比,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山东省各地区的拟除虫菊酯含量存在差异,但组成相近,均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比例较高.部分地区大棚土壤中的含量高于大田土壤.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土壤个别采样点中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生态风险,三分之一的采样点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采样点不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5.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污染物普遍存在于各类环境介质中,土壤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已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围绕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这一主题,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微塑料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通过农业活动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的微塑料会在非生物和生物作用下发生风化和降解,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循环和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土壤酶活性,以及碳、氮循环和污染物降解等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且微塑料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与微塑料自身性质、土壤类型和暴露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最后,对未来土壤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油田再生水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评估其毒性,本研究采用种子萌发试验,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elat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eum)、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为研究对象,研究油田再生水占溶液总体积比例为0%、10%、20%、30%、50%、100%浓度时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高羊茅、苏丹草、旱麦草和盐地碱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根长等指标随油田再生水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0%再生水浓度处理对黑麦草、高羊茅和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20%再生水浓度处理对旱麦草和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效果,50%以上油田再生水处理对6种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植物种子根长建立剂量-效应曲得出,油田再生水对黑麦草、高羊茅、苏丹草、旱麦草和盐地碱蓬种子根生长的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均为10%,半最大效应浓度(...  相似文献   
107.
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角度回顾分析了不同时期环评市场主体与相关方关系,重点分析了环评机构脱钩、取消环评资质、“备案+承诺”等制度实施前后环评市场结构的变化。认为“脱钩”和取消环评资质后市场结构失衡,部分项目审批改“备案+承诺”造成环评需求模糊化。提出激发建设单位对环评质量的内生需求,提高建设单位对环评质量判断的能力;坚持提供价值服务,有效响应多样化需求;做到环评审批监管与环评市场监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农田退耕还草的土壤碳、氮固存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永中 《环境科学》2006,27(7):1312-1318
研究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农田退耕种植苜蓿5a后土壤碳、氮库的变化,通过对2个土类(开垦耕种的风沙土和灰棕漠土)退耕苜蓿地和相邻农田0~5、5~10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颗粒有机碳和氮(POC、PON)储量的分析表明:开垦耕种的风沙土和灰棕漠土有极低的SOC和TN含量,退耕种植苜蓿后0~20cm SOC储量提高了22.1%~27.8%,SOC的固存率平均为0.47 Mg/(hm2·a),0~5cm表层SOC储量变化最大,提高32%~66%;TN储量0~20cm储量变化不显著,在0~5cm表层TN储量风沙土和灰棕漠土分别提高12.8%和48.1%.退耕后POC和PON较SOC和TN有更显著的变化,其分配比例增加,0~20cm土层POC和PON储量分别提高22.8%~42.7%和18.6%~57.6%,在0~5cm变化最大;在瘠薄耕地转变为多年生苜蓿地后土壤C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POC的形成量增加.SOC含量相对更低的灰棕漠土比风沙土退耕后土壤C、N的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农田镉(Cd)污染严重且面积广大,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对Cd污染农田进行边生产边修复至关重要。采用大田试验,在Cd轻度污染农田种植甜高粱(Sorghum dochna)、油葵(Helianthusannuus)、油菜(Brassica napus)、白芝麻(Sesamumindicum)和亚麻(Linumusitatissimum)5种高生物量经济作物,设置甜高粱-油菜、油葵-油菜和白芝麻-亚麻3种全年轮作模式,探究其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1)3种轮作模式中作物各部位的富集系数大于1,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中,亚麻Cd富集能力最强,各部位富集系数为1.97-9.68。白芝麻、油葵茎Cd富集能力较强,甜高粱和油菜富集能力相对较弱。(2)5种经济作物均能在Cd轻度污染农田正常生长,总生物量依次为甜高粱>油葵>油菜>白芝麻>亚麻。(3)各作物均能有效提取农田中的Cd,提取总量依次为油葵>甜高粱>亚麻>白芝麻>油菜。(4)白芝麻-亚麻、油葵-油菜和甜高粱-油菜的Cd提取总量分别为32.18、30.05、28.32g·hm  相似文献   
110.
从提取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消解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和提取效率3个方面,对碳酸氢铵-二乙烯三胺五乙酸(AB-DTPA)法和氯化钙-二乙烯三胺五乙酸(CaCl_2-DTPA)法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As、V和Cr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B-DTPA法比CaCl_2-DTPA法提取效率更高。用ICP-OES法测定AB-DTPA法提取有效态As、V和Cr,检出限为0.007~0.019 mg/kg,加标回收率为95.0%~119.0%,相对标准偏差为2.42%~6.30%。该方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实现了多元素同时提取,方法适用性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