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62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737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提出建立三种层次模型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第一种层次模型的运用。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由化学反应提供能量而导致的光辐射现象称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以化学发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和线性响应范围宽等优点。CL 技术自上世纪下半叶问世,因受到当时光电设备技术的限制发展缓慢,到了六十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电子现代技术和高灵敏的光电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研究和测量化学发光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3.
温晓玫  聂麦茜 《环境工程》1997,15(2):53-54,10
研究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测水样中铜的光导光度分析方法。5个天然水样中的铜测量结果与用原子吸收法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5个水样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测量灵敏度比用1cm比色皿测量提高约112倍。  相似文献   
24.
25.
大气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监测结果偏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为探讨目前我国监测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_2)及氮氧化物(NO_2)所采用的三种监测方法(即连续自动监测法(Ⅰ)、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Ⅱ)及间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Ⅲ))所得监测结果的可比性。我们在多个监测点同时采用上述三种监测方法分别对各监测点大气环境中的SO_2及NO_x进行长时  相似文献   
26.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多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评中多方案比选实践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比较了国内外多方案比选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中国环评中多方案比选研究的不足,阐述了多方案比选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环境社会评价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内容及步骤.重点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对环评中多方案比选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
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问卷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围绕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问卷调查展开,揭示了南京市生活垃圾收集开展的现状,分析了其间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解决办法,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在回顾和评价目前几种常规的空气SO2测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SO2测定方法的发展动向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9.
层次分析法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化工区周围敏感目标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类型,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做出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判断污染事故类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