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733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19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课程特点,尤其是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打破“高分低能”的现象,充分发挥考试在高职教育中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为例,对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高职教育的考试应突出应用能力考核,加强实践技能检验,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施行“考教分离”,考试形式多样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2.
泡沫分离法处理含Cr~(6+)废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处理含Cr~(6+)废水,考察了各因素对Cr~(6+)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的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废水pH 4.00,气体流量0.90 L/min,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量300 mg/L。进水Cr~(6+)质量浓度为10 mg/L时,间歇运行的Cr~(6+)去除率为97.80%,连续运行的Cr~(6+)去除率为95.89%,出水均可达标排放。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法去除Cr~(6+)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的特征。对泡沫分离柱放大后的废水连续流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泡沫分离Cr~(6+)的效果比较稳定,但分离设备对废水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甲基一六○五降解菌J5的分离及其降解性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农药厂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到1株降解甲基一六○五(0,0-二甲基-0-对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简称MP)的芽胞杆菌,初步鉴定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J5。J5能够高效降解MP,但它不能利用MP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代谢方式可能共代谢。在有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条件下,J5可以高效转化MP,其转化效率可达95%以上。用薄层层析、紫外扫描和液相色谱法初步研究了J5对MP的降解性能及相关解产物。  相似文献   
124.
杀虫单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农药厂废水排放沟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杀虫单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LY-4,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生长的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30℃。该菌对杀虫单有很强的耐受性,在杀虫单浓度ρ=5000mg/L时,仍能较好地生长并发挥降解作用。当杀虫单初始浓度高于一定值时,一定量的菌剂对杀虫单的降解率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而绝对去除量则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与不加菌的对照相比,加入LY-4后,可使杀虫单浓度在很短的时间内降到很低的水平。图5表1参6  相似文献   
125.
土著致病菌及其胞外物在生物防治斑马贝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脊椎动物斑马贝(Dreissena polymorpha) 的生物污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应用从斑马贝体内分离出的土著菌株及其体外代谢产物对它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且对环境友好的方法.本文主要报导从斑马贝体内分离的土著菌株中筛选出致病菌并研究该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它的控制作用.在三十多种土著菌株中,中间气单胞菌( Aeromonas media),维罗纳气单胞菌(A.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 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幼体斑马贝的致命致病菌.当接种量为每只斑马贝107 个细菌时,接种中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腐败希瓦氏菌的5 d 死亡率为100%,而维罗纳气单胞菌为65%.通过扫描电镜(SEM)发现,垂死的斑马贝肌肉组织被破坏并含有大量的细菌.4种细菌代谢产物的不同组分表现出对斑马贝不同的致死效果,在所研究的3种不同Mr组分中(Mr<5×103,5×103~10×103及>10×103),>10 ×103组分具有最高致死率.这些结果为控制贝类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污损提供了新方法. 图4 参24  相似文献   
126.
乳头液膜法迁移及分离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以叔胺N7301为流动载体,兰113A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NaOH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分离铬,研究了其迁移机理,确定了适宜制乳,迁移分离及破乳等有关条件,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含铬水样经液膜处理后,其含铬量均降至0.5μg.ml^-1以下,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7.
无机纳米材料吸附分离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机纳米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质,综述了纳米氧化物、纳米含氧酸盐和碳纳米管等无机纳米材料在放射性核素吸附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对纳米材料进行负载、修饰或功能化研究,制备高性能的复合纳米材料,提高其稳定性和选择性;寻求更经济可行的制备方法,降低纳米材料的生产成本,逐步实现产业化;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机理;在辐射效应对纳米吸附剂的结构稳定性影响方面开展研究,并与现有方法作比较,评价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8.
用活性炭吸附环境空气或废气中的甲苯和正丁醇,经二硫化碳解吸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回收率:甲苯为98.8%-106.0%,正丁醇为102.0%-107.0%;变异系数:甲苯为1.0%-1.4%,正丁醇为1.2%。当采样体积为20L、解吸液体积为2.00mL、进样体积为2μL时,甲苯和正丁醇的最低检测体积质量分别为0.04和0.20mg/m^3。  相似文献   
129.
130.
水力旋流器是近10年来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的新型设备,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离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世界各地的海上和陆地油田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Vortoil水力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分离性能的诸因素、应用和优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