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1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58篇 |
综合类 | 201篇 |
基础理论 | 14篇 |
污染及防治 | 20篇 |
评价与监测 | 10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81.
韩涛曹然伟范志刚邹茜陈维帅 《安全》2023,(6):33-37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效能,国家管网集团在QHSE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在流程、数据、IT的一体推进下积极推动流程变革,推进各项制度流程化,建立了QHSE管理体系要素、业务流程融合矩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流程架构体系,完成了数字化赋能架构的搭建,实现了“制程”双向奔赴式深度融合。通过11个分域、620项流程、5 405项流程活动的实践应用,流程架构在风险控制、效率提升、基层减负中的表现均优于传统QHSE体系,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2.
183.
踏上岗位,为开展好日后的各项工作,公司领导安排我到公司各基层部门参加学习.虽然无法掌握所有的工作要领,但是部门管理人员尽量安排我跟班,熟悉他们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4.
185.
今年春节前.镇江市安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市政府办公室表彰为“群众最满意窗口”.在市级机关驻行政服务中心的40多个窗口中再次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6.
187.
目的解决现有研究只考虑单一制冷工况,导致数学模型建立不精确,对飞机液冷车控制系统PID控制效果产生较为不利影响这一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方法根据飞机的保障需求和飞机液冷车的具体工况,分别建立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下制冷换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结果与单一制冷工况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相比,两种工况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其PID控制在制冷、制热工况下响应时间分别为2.1,3.1 min,短于单一制冷工况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2.8,4.5 min)。系统误差分别为0.75%,0.51%,低于单一制冷工况(1.5%,0.71%)。结论在两种工况数学模型下的PID控制在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军事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8.
“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控煤降碳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钢铁行业的低碳绿色转型和率先煤耗和碳排放达峰,将对我国实现整体碳达峰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基于碳排放-能源集成模型,对我国钢铁行业"双碳"目标下控煤降碳路径开展情景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行业很有可能在"十四五"前期实现碳达峰,峰值16.4~16.7亿t (含过程和间接排放),作为主要消费能源的煤炭也将一起达峰,峰值4.6~4.7亿t标煤(含焦炭),在最激进的强化情景2035年煤炭消费和碳排放将降至2020年的38%和49%;粗钢产量很大程度上主导了钢铁行业的碳达峰进程,推进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和加大废钢利用是碳达峰阶段最主要的控煤降碳措施.基于预测结果提出的钢铁行业控煤降碳路线图显示,需求侧方面,粗钢产量在不考虑"双碳"目标约束的情况下也会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逐渐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碳中和期间带来的钢材需求增长体量相对有限;技术进步方面,推广长流程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是短期内性价比较高的措施,应重点推进高炉高效喷煤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增大高炉球团矿平均配比,远期碳捕集封存技术将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产能结构方面,推进全废钢电炉短流程是钢铁行业在碳达峰阶段的主要措施,到"十四五"末期电炉钢占比将提高至15%~20%,在碳中和目标下氢冶金是唯一具有超低碳排放潜力的生产工艺,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或余热余能生产的绿氢供应量提高,氢冶金将成为与基于废钢的电炉短流程并重的钢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90.